本报昨天“民生速递”聚焦《地铁大扩能:远期规划提前实施》,在乘客和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纷纷“吐槽”自己上下班在地铁里的拥挤状况。上海地铁运营方昨天也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5线6段49站在线客流调查”,为老线扩能、新线布局积累大数据。
网友
踊跃提出扩能需求
本报昨天独家披露:2号线8月底前完成唐镇站“4改8”改造工程,2020年前8节车厢列车从徐泾东直达浦东机场;3号线北延伸段7月底间隔缩至10分钟,年底缩至7-8分钟;16号线年底实现“三六混跑”。
有网友对此评价“心里有数了”“看来再忍忍就能‘解放’了”等等,更多的网友则提出新问题。网友“功成则锅卖”说:“8号线开往市光路方向的列车,在东方体育中心向南几站,离起点站也没几站,上班高峰期,很难挤上去。”希望增加这一区段的行车密度;网友“Kelly瑶瑶瑶”和“兰湖美”希望7号线北延伸能再延伸,“最好到罗店”。
地铁
展开在线客流调查
上海地铁运营方昨天回应,地铁拥挤、“计划赶不上客流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乘客挤地铁的辛苦不是“冷眼旁观”,而是“感同身受”,所以从昨天开始展开了“5线6段49站在线客流调查”。
运营方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些线路有的是迫切需要增能的线路,调查是为了更加精细化地调配既有线的列车运行方案;有的是正在建设的新线,之前乘客对一些新线的‘预判偏差’颇有微词,所以要做更细致、更全面的客流调查,给未来拟定和优化运营方案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尽可能贴近需求。”
调查的既有线为2号线东延伸广兰路至浦东国际机场,7号线北延伸祁华路至美兰湖,8号线南延伸东方体育中心至沈杜公路,16号线龙阳路至滴水湖。待建成的新线段为5号线南延伸江川路至南桥新城,8号线三期沈杜公路至汇臻路。市民可登录上海地铁运营服务专网(service.shmetro.com)、新浪官方微博置顶帖(账号:上海地铁shmetro)等参与调查。
呼吁
乘客下车后快出站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张凌翔在介绍地铁扩能计划的同时,也呼吁乘客“通过文明出行,给地铁增能提供一些帮助。”因为有时候,“一个人可能影响一条线早高峰的发车间隔”,例如6号线,有时因为一个乘客的双肩包卡在车门间,导致后续列车只能排队,无法快速畅通。有时候,“一个车站也会影响一条线的通畅”,例如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站,因站台设计偏小,人数超出设计预期太多,“只要挤满了人,后面的列车只能等等再进站,否则乘客继续涌来,会加大安全隐患,所以请乘客到站快速出站。今后周边公交进一步完善后,希望大家分散到前后的桂林路站和合川路站下车,再搭乘短驳公交车到单位。”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