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从本周起,上海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开始对全市近700家泳池开展突击执法检查,新版《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正式实施。
安全常识记心间
两年前,游泳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高危险性运动项目。近年来,上海市各家游泳场馆的溺水事故虽并不多见,但游泳安全无小事。
新版《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中,对救生员的数量和岗位职责有了更严格的规定:每250平方米配备2名救生员,之后每增加250平方米,再增加一名救生员。
不过,上海市游泳协会秘书长诸达乐指出,有必要普及一些游泳知识,希望大家安全常识记心间。
“70岁以上老人游泳,最好有人陪同。进入泳池前,首先确保自己没有严重的皮肤病、高血压、心脏病和低血糖等现象,自己要给自己一个健康承诺。下水前,先了解好深浅水区的范围。一旦在水里出现抽筋现象,一定要及时上岸,举手向救生员示意。高强度游完之后,在水面上下进行多次深呼吸,恢复完心跳,再上岸。”诸达乐介绍,从去年开始,体检卡改为健康卡,该卡包含了最高达30万元的保险,由泳客自检并确认签字。
限流方案需商榷
多数泳客反映,“下饺子”现象令人非常不舒服。
对此,新标准首次规定了游泳场所的瞬时最大承载量,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计算,对以往游泳池的“下饺子”现象进行控制。新标准规定,更衣柜按照“一客一用”的要求设置。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多数泳池为泳客流动式进场,你如何确定进入场馆的泳客中,多少人是在洗澡,多少人是在岸边,多少人是在水中?你又如何确定是在男女更衣室平均分配更衣柜,还是按一定比例来分配?
泳客顾裕成建议,可以研究出泳池的饱和度公式,比如池子上限是100人,那么根据经验放120人进去是不是就差不多了?泳客范琳玲的感受是,深水和浅水区的划分可以更合理一些。“很多时候,浅水区在‘下饺子’,深水区却没多少人。”
泳池配置要合理
随着游泳的普及,泳客数量逐年递增,但游泳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候,健身的人和消暑玩乐的人之间,难免发生摩擦。
顾裕成提出,有些游泳场馆没有分道,这不太合理。“在不分道的泳池里,我们会游泳的人常常被不会游泳的人乱踢,身上很多乌青块。这方面,长宁体操中心游泳馆、源深游泳馆和徐汇游泳馆做得比较好。”他还建议,是否能分快慢道,“蛙泳慢、自由泳快,也容易造成泳客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对此,泳客张薇给出了自己在美国游泳时的经验之谈,“我去的健身中心,一般有两个泳池。一个泳池划分道次,供专业泳客健身锻炼。另一个泳池的作用为戏水池,供人们消暑、玩乐。”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