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别把奇葩不当事
易蓉
  易蓉

  日本人发明了一个洗头机。3D扫描用户头型,确定按摩模式,只要用户躺下,就能自动完成喷香波、揉洗、冲水和按摩各种环节。新闻一出,遭到网友吐槽,有的说“洗着洗着脑袋就扁了”,有的说“还是喜欢理发店的帅哥”……邻国的奇葩创意发明还有很多,有自带风扇的泡面碗、把人罩在里面的透明伞等等,和洗头机器人一样,观众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应该是:“有必要吗?!”

  我想起曾采访过一个利用开源模式设计出千元成本3D打印机的上海小伙子,在他的迷你工作室里也有各种奇葩作品,比如无需冰面的花样滑溜冰鞋、可以开关的电话线、精准的电瓶车码表、用于长途飞行的“叫我吃饭”眼罩等等。小伙子曾经在日本工作,他发现日本有许多生活创意设计却价格昂贵,于是他立志要做出自己的“能解决问题”的作品。

  创新是近来“刷屏”的热词之一,在一种全民热闹的喧嚣里,大家却似乎像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地寻找。很多学校相继花重金打造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创新探究空间,全息投影、科学显微镜等高大上甚至高精尖的设备却空置着不知如何利用。

  经济学家许小年对中国企业家是爱之深责之切,在说起中国企业的创新和改革的时候,他曾批评道:中国企业家缺乏个性,市值多大、住什么房开什么车成了成功的一致象征,前两年房地产热都在投资地产,后来一窝蜂又杀进互联网。几年前,他到硅谷拜访脸书,遇到当时只有20多岁的扎克伯格。问扎克伯格,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因为特别酷,全世界的人都能在一个平台上交流”。许教授说,我们就少了点“因为酷”而创业的企业家,空虚的内心世界带来同质化的结果。

  回头再来看那些有点奇葩的发明,把与众不同的、改良生活的想法付诸实际,难道就不是创新的过程吗?无需什么高大上的基础,有点奇葩又如何,我们更需要的或许是真正鼓励创意的态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留学招聘
   第B10版:招生移民/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健康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13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1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5版:大购网专版
   第B16版:专版
立案登记后并非“有诉必审”
匆忙的免职
别把奇葩不当事
苏三离了日本店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别把奇葩不当事 2015-06-17 2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