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存在误解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梅茹说,《刑警队长》是一部三性统一的好作品,它表现了刑警风采令人振奋,也为如何拍好公安戏提供了成功的范本。她指出,总局一直倡导现实题材,公安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广度、锐度、力度以及人在面对生死考验所达到的人性深度,都是其他题材难以企及的,观众对此也很期待。因此,它一直是创作的热门题材。对于外界传说这十年来对涉案剧的“禁令”,刘梅茹说,由于曾经走过的一段弯路,2004年开始总局不得不对涉案剧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管理政策,不是说公安剧一律不能进黄金档。业界对政策可能存在误解,也可能因为有难度而选择避开。确实,这些年来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公安剧不多。
荧屏泛滥成灾
早年,涉案剧曾出现过《苍天在上》《红色康乃馨》《英雄无悔》《大雪无痕》《西部警察》《刑警本色》等荧屏力作,只是十年前涉案题材在荧屏上泛滥成灾,才使这一电视剧品种阔别卫视黄金档已有整整十年。十年前,观众天天可在电视剧中看到杀人、放火、绑架、暴力、殴打、贪污、腐败、追捕、枪战……等场面,致使一小撮犯罪分子天天亮相荧屏。有的罪犯甚至成为主人公,呼风唤雨,能量极大,制造出一起起耸人听闻的案件。人们惊呼:“涉案剧在荧屏上泛滥成灾,让社会也变得恐怖不安”。一些涉案剧对血腥暴力过度渲染,血淋淋的残酷镜头屡见不鲜,令人毛骨悚然。有的涉案剧对被捕入狱的罪犯采取了同情态度,甚至对他们进行所谓人性化刻画,把他们之所以犯罪的责任完全推向了社会,导致了价值观的极大混乱。由此,广电总局在2004年对涉案剧采取了整治措施,并严控在黄金时段播出。
但从去年开始,央视先播出了《清网行动》《湄公河大案》等涉案题材剧,涉案剧的“禁令”似有松动,但各地卫视仍然对涉案剧避之唯恐不及。直至本月,各地卫视相继播出了《刑警队长》《后海不是海》,《赎罪门》也在待播状态,各地卫视终于实现了对涉案题材的“开禁”。
提供成功范本
昨天的与会专家建议,电视剧应该注重对涉案这一题材的挖掘,这是一座艺术创作的富矿,同时也是世界性的热门题材,欧美影视剧涉案题材一直是最主要的创作样式之一,占有很重要的市场份额。中国涉案题材同样不该缺失,应该发挥它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的社会作用。大家说,涉案不涉案其实并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写什么?怎么写?关键是传递什么价值观?产生什么社会效果?是以正面人物为核心还是以犯罪分子为核心?这方面,《刑警队长》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创作范本。它表明,涉案题材同样能拍摄出充满浩然正气的好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指出,《刑警队长》是一部具有突破性的标志性作品,它不仅为我们今后发展公安题材的文艺创作,甚至是对我们整个中国当下的文艺创作都提供了普遍借鉴意义。这部戏关键是好在它思想的深度、它精神的引领性,而并不在它所谓案件的传奇性。本报记者 俞亮鑫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