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留下的档案文献文件浩如烟海,初步估计达200多万页,涉及人物有数万之多,参与出庭的有400多人。我们中心近年来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出版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
“七七事变”时的北平市长秦德纯是东京审判中第一个出庭作证的中国人,过去有人在回忆录里写到,秦德纯作证时只说“日军到处杀人放火”,被法庭认为“空言无据”。但我们读了庭审记录之后,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秦德纯对辩护方的质证,回答得非常有理有据,是写书的人记错了。
美国主导东京审判
针对纳粹德国军政首领的纽伦堡审判是苏美英法四国平权,四国各指派检察官和法官组成国际军事法庭,而东京审判完全是美国主导,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宪章照搬了纽伦堡审判,但审判由当时的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授权,不管是宪章的发布,还是法庭的设立,都是以他的名义实施的。
“共同谋议”如何出台
在东京审判公诉人提出的55项罪名中,“共同谋议罪”名列第一。为什么会有这个罪名,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
1945年8月30日,麦克阿瑟踏上日本的土地,当晚他到达横滨后,就跟情报官员说,你去抓人。情报官员问,我去抓谁呢?除了东条英机以外,其他人干了啥我都不知道。因此麦克阿瑟搞了这个“共同谋议罪”,只要跟日本重大战争行为有关的人,全部算进去。美军当时发动4次大逮捕,第一批就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东条内阁成员,全都抓了起来。
“共同谋议罪”的出台有这样的因素,因为选择被告的困难,所以把战争期间的日本党政军财各界要员全部“照单全收”,用这个罪名一起起诉这些战犯。
天皇因何逃脱审判
裕仁天皇应不应该成为东京审判的被告一直是受到关注的问题,这当然和美国有着最大的关系。
1945年9月27日,裕仁天皇主动去见麦克阿瑟,天皇当时在日本人心中是一个接近神的形象,但两人的合影公布之后,给民众非常大的震撼,照片上裕仁天皇比麦克阿瑟矮了一大截,而且他身穿正装,而麦克阿瑟态度休闲(见下图)。
有传言称,天皇在会面时表示“我一肩担下所有责任”,打动了麦克阿瑟,但原话并非如此。两人的互动对天皇免责当然是有作用的,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麦克阿瑟个人的喜好,而是美国出于自身利益早就定下的决策。 麦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