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建管委与本报召集房管规划城管拆违等部门专题研讨如何“破难”~~~
市建管委与本报召集房管规划城管拆违等部门专题研讨如何“破难”~~~
市建管委与本报召集房管规划城管拆违等部门专题研讨如何“破难”~~~
市建管委与本报召集房管规划城管拆违等部门专题研讨如何“破难”~~~
市建管委与本报召集房管规划城管拆违等部门专题研讨如何“破难”~~~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建管委与本报召集房管规划城管拆违等部门专题研讨如何“破难”
“老大难”不能再忍很久再怨很久
曹文清 钱俊毅 高晓晗
  历史建筑搭违,鸽棚搅扰四邻,老旧小区违建……“拆违热线回头看”撞上了“老大难”!85件“主任督办案”中的22件为啥成了耗时耗力“啃不动”的硬骨头?是我们的法律法规有真空,还是我们的城市管理有软肋?昨天下午,市建管委与本报召集房管、规划、城管、拆违等部门专题研讨如何“破难”。市建管委副主任邓建平说:“这些违建面积虽然只是各部门工作中的一个百分点,但确实让群众忍了很久、怨了很久,是他们身边百分百的大事。我们必须拿出办法处理好每件投诉,任何违法行为都不能容忍!”

  破坏历史建筑 顶格处罚

  【投诉】 长宁路712弄兆丰公寓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2号顶楼的人家擅自施工,打穿了3楼的天花板,将尖顶内的空间据为己有。

  【接线员】 长宁区拆违办常务副主任 吕志军

  【回访】 记者随同长宁区拆违办工作人员到场查看,发现这处历史建筑没有擅自开窗、抬高和外部搭建,而是内部结构遭到了破坏。谁是执法主体?“粗放型”的拆违会不会毁了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工作人员陷入了“想拆不敢拆”的尴尬。

  【破难】 谁执法?按照《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由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或者区、县房屋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该优秀历史建筑重置价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房管部门应要求房屋授权管理人和承租人立刻整改。若拒不整改,必须按相关法规“顶格处罚”,如造成严重后果,达到一定案值,甚至可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拆?对历史保护建筑的违法搭建应是“修复性拆除”,应在全面评估后,制定有效方案,由专业部门操作,实现“精细化修复”。

  搅扰四邻鸽棚 严设底线

  【投诉】 嘉定区金园一路1518弄7号楼楼顶有一处鸽棚规模很大,饲养着数百只鸽子,严重扰民。

  【接线员】 嘉定区拆违办副主任 范荣

  【回访】 这处鸽棚位于11层居民楼的楼顶,面积足有100多平方米,部分结构由水泥砌成,饲养着200羽信鸽。每天撒落的鸽粪,发出的异味让周围邻居怨声载道。经查,搭建人是这幢居民楼顶楼两套房子的业主,也是中国信鸽协会会员,手上还握有相关部门曾经给出的批复,证明其搭建鸽棚符合规范。市信鸽协会的负责人也表示,按照当时他们的规定,顶楼业主可在楼顶自家范围内搭建鸽棚。这一连串的“红灯”结结实实地堵住了解决“信鸽扰民”问题的通道。

  【破难】 今年6月至8月,12319城建热线接“鸽棚扰民”投诉111件,该案件处置存在“样板”意义。

  首先,楼顶属于公共空间,不能肆意乱搭乱建。如鸽棚搭在水箱附近,极易造成水质污染,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其次,有些搭违者借着“体育”的名义,饲养成百上千只鸽子,贩售牟利,相关部门应对这样的鸽棚坚决拆除,对当事人坚决处罚。

  最后,相关部门应“设置底线”,严格限制居民小区里鸽棚的长度、高度、宽度和饲养信鸽的羽数,并不得用于经营牟利。

  市信鸽协会表示,目前全市有14000多名会员,外环以内将不再发展新会员。同时,该处鸽棚搭建人已自行处理了80羽鸽子,并承诺年内再减少50羽。

  老旧小区搭违 分类清理

  【投诉】 普陀区石岚三村37号到48号之间违法搭建林立,破坏绿化,占用残疾人通道。

  【接线员】 普陀区拆违办副主任 张文

  【回访】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小区内居民有的在自家天井外“圈地”扩张,有的在楼前通道上搭棚停放非机动车,还有的搭建简易房开店经营。据统计,37号到48号共有31户人家搭建了48间违法建筑,总面积约460平方米。此类违建因牵涉太多个人利益,虽“民怨沸腾”,但真要拆除时,又常遇违建当事人谩骂围堵,推进工作举步维艰。

  【破难】 今年6月至8月,12319城建热线接“老旧小区违建”投诉1972件,为群众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老旧小区违建应当科学研判、分类清理:对占用消防通道,破坏公共绿化等安全隐患突出、侵害公共利益、用于非法经营的必须依法拆除。对其他违建则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工程内一并拆除。

  同时,老旧小区违建分布广、投诉多、矛盾大,动用多部门联合执法往往陷入“事半功倍”的困局,相关部门已考虑由街镇“托底”,通过文明小区评比“一票否决”、建立个人征信黑名单等方式,在居民自治、自律中,逐步消除这一城市管理中的“顽症痼疾”。

  本报记者 曹文清 钱俊毅 实习生 高晓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不屈的上海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④日本篇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大购网专版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C01版:“夏令热线”特别策划
   第C02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3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4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5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6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7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8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9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0版:城事管理创新样本
   第C11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2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3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4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5版:“夏令热线”特别策划
   第C16版:“夏令热线”特别策划
突发事 新鲜事 感人事 烦心事
“老大难”不能再忍很久再怨很久
自动扶梯突然跳起幸未伤人
沧州聋哑孕妇流浪到沪产下婴儿
撞死夜跑男 逃逸肇事者落网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10“老大难”不能再忍很久再怨很久 2015-08-19 2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