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透明”时代
马 丹
  马 丹

  什么?叫个外卖,对方居然通过电话号码就能知道你的职业?别笑,这可不是现代福尔摩斯发挥了超强洞悉力,而是一个让人备受困扰的现实问题:“号码标记”手机APP(应用程序)虽然帮助识别推销、诈骗等电话,但也因此让你变成“透明人”,职业隐私变得“一览无遗”。

  如果说,号码标记还仅仅是曝光了部分职业信息,那么,美国一帮“好色之徒”的遭遇可能更尴尬。好色客俱乐部是纽约一家男士娱乐场所,然而,俱乐部的常客们并不知道他们被卷入了大数据时代的风波。数据科学家安东尼·托卡通过挖掘乘坐出租车的数据库细节有了有趣的发现,从俱乐部出发的信息显示,一些私人住址有密集的下客量。安东尼此举纯属娱乐,但这些信息曝光很可能就造成一些婚姻不幸。而另一个数据风波则让一群出轨者如坐针毡。早在7月,全球最大婚外情网站Ashley Madison被黑,黑客组织威胁说如果网站不永久关闭就要将网站用户公之于世。前两天,在网站坚决不关的回应下,黑客们兑现了承诺,公布了约9.7G的用户隐私数据包,里头详细记录了3200万账户信息、登录密码、近7年的信用卡或其他支付手段的交易明细,而这上百万次的交易明细则透露了真实姓名、住址、email等信息。

  这些每个都可能上头条的故事,或许娱乐了大众,也先不论数据学家、黑客们的行为是否大快了人心,在这个每个人都可能留下蛛丝马迹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库怎么才能既保持隐私又能为人所用,真的成为不得不担忧的问题。更让人不安的是,人们既想要完美的隐私,又想要公开的所有好处,这很有可能在目前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一样还不能实现。我想,要解决这个困境,不仅是要增强公共教育,让好奇之人不要总想着窥探,科学家也得加把油赶紧给“透明”的个人隐私数据设计一层“面纱”,政策制定者也得下些法律“猛药”来约束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大购网专版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⑤德日篇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新民资讯
   第A2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0版: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12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6版:专版/好吃周刊
药品审批新规如何“对症下药”
营销可以避免低俗
“透明”时代
“得分王”有实力也该记得避嫌
休假的画饼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透明”时代 2015-08-20 2 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