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称奇的是,聋人包揽了这6枚金牌。而且,将代表中国冲击明年即将在法国举行的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的8名上海残疾人也都是聋人。
以赛促训促就业
随着残疾人教育、康复等方面工作的积极开展,上海聋人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有了长足提升,他们虽然生活在无声世界,却用自己的聪颖头脑弥补缺憾,不断实现超越。
据了解,参赛选手不仅捧回一座座奖杯和一本本获奖证书,更可喜的是,不少人通过赛前培训和竞赛,切实提升了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有的离开原先并不满意的岗位,找到了更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新工作;有的在原单位升职加薪,让曾经对残疾人“另眼相待”的同事大吃一惊,刮目相看,这也真正让技能竞赛起到了以赛促训和促就业的效果。
“技术能手”多聋人
在程序设计项目中获得第一名的聋人杜承彦获奖归来,感慨万千:“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然而,1997年从聋青技校毕业后,虽然做过网管等工作,他却志不在此,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决定摸索着向聋人很少涉猎的软件开发上转型。去年,他通过选拔赛获得参加本届全国竞赛的资格。在赛前强化培训中,不是科班出身的他有些力不从心,一时间有些失落,失去了信心。指导专家段老师发现了他的情绪波动,及时开导。比赛中,杜承彦遭遇到机器故障等小意外,他在队友帮助下,冷静克服,以2分的微弱优势险胜其他参加竞赛的肢残人选手,获得第一名。作为唯一一个聋人选手,这份成绩令他格外自豪:“这个奖杯证明了聋人不仅能在电脑上绘图,搞基础的美术设计,还能搞高难度的软件设计。”
在蛋糕装饰项目中获得第一名的赵巍巍,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西饼房工作,他带着“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载誉归来,已经获得升职加薪的奖励。他打着手语告诉记者,这次赛前培训和赛场所见,让他在创意设计方面大有收获。明年要去法国冲击“世界杯”,他打算赶紧再向赛前培训的指导专家请教,争取在创意和口味上再有提高,能捧回一座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