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性残疾人遭遇猥亵怎么办?
孙云
  本报讯 (记者 孙云) 本报与市残联共同开设“阳光法谭”专栏,面向上海94万残疾人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深受残疾人欢迎,许多残疾人发来微信咨询法律问题,申请法律援助。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新民法谭”,将您的问题和需求告诉我们。

  读者咨询:我姐姐是一个双下肢残疾人,最近被75岁的亲戚两次猥亵。为防止形迹败露,他们一家人曾到我家先后表示否认和威胁。我们报警后,对方被取保候审,现已被提起公诉。听说因为年龄关系,有可能会被判缓刑,我们一家则希望他被判实刑。请问相关法律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判决?判处缓刑是否合理?

  郑祺律师志愿助残法律工作室解答:  你好!对于你咨询的关于强制猥亵罪法院应如何判决,判处缓刑是否合理的问题。我个人的意见供参考:《刑法》规定,犯强制猥亵罪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强制猥亵罪判处缓刑的必备条件是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下;其他考虑条件有认罪态度好,有适当赔偿行为,社会危害性小等。关于年龄方面,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条有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法院可以(不是应该)判处被告缓刑的法律依据和量刑考虑。

  其次,就目前所了解的案情,被告两次强制猥亵残疾妇女,情节严重,且被告有威胁及不承认犯罪的事实,也没有得到你们一家人的谅解,这是被告不适用缓刑的事实依据,也是目前你们可以向法院提出不同意不判处缓刑的依据。不过应当注意的是,两次强制猥亵等其他情节均需要有证据证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专版
学员想叫“妈妈”击中老师泪点
残疾人专项彩票公益金救助上海60名智残儿童
上海6枚金牌由聋人包揽
浦南医院为孤残儿童做脊柱裂和脑积水手术
女性残疾人遭遇猥亵怎么办?
扫一扫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23女性残疾人遭遇猥亵怎么办? 2015-09-08 2 2015年09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