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化解风险制度保障
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即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美国第一级熔断机制为跌幅7%;第二级为下跌13%;第三级为20%。在上午9:30至下午3:25之间触发第一级或者第二级熔断机制,会导致交易暂停15分钟;触发第三级熔断则当日停止交易。
而根据通知透露,我国拟设置的熔断阈值分别为5%、7%两档指数,涨跌都熔断,拟分档确定指数熔断时间,触发5%熔断阈值时暂停交易30分钟。全天任何时段触发7%熔断阈值的,暂停交易至收市。
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动,特别防止市场大幅下跌甚至发生股灾,以维护市场的稳定。
熔断机制的具体有四大好处:一.对市场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有效防止了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二.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思考时间和操作时间。在熔断期中,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避免情绪化交易,减少踩踏事件发生几率。三.异常波动出现后,大量买卖盘将造成系统堵塞。有了熔断期,可以消除交易系统的指令堵塞现象。四.为逐步化解交易风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对于风险控制非常有效
分析认为,熔断机制对于股指期货,乃至整个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都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在市场波动达到10%的涨跌停板之前,引入了一个5%、7%的熔断点,即股指期货的指数点升跌幅达到5%,暂停交易30分钟,即在此后的30分钟交易里指数报价不能超出熔断点之外,这不仅给股指期货的交易者提出了一种警示,也为期货交易的各级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警示。
比如,美国股市最近一次启动熔断机制是在2015年8月24日,当天,美国道琼斯、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三大股指期货在股市开盘前的交易时重挫,触发“熔断机制”,一度暂停交易。美股正式开盘后,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不过并未再度触发这一机制,跌幅收窄至4%左右,避免了市场的进一步恶化。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熔断机制的缺点是暂停了交易,这是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恐怕会进一步影响到市场的自由度,这一点也要有所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