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生在汪伪报社的反汪事件(上)
朱少伟
  ◆ 朱少伟

  汪伪的“中央机关报”居然登出怒斥卖国贼的口号,令人难以相信。然而,这确实是一件真事,并发生于沦陷时期的申城。

  汉奸报纸出奇事

  1943年春。马路两旁的杨柳树,早已开始绽绿,但上海滩并没有现出丝毫的生机。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之下,人们不仅饱尝米珠薪桂之苦,还随时有被汪伪特务绑架杀害之虞,所以到处笼罩着阴沉的愁云。

  尽管如此,伪上海市长陈公博还是想制造一点升平气氛。他别出心裁地要市民们庆祝伪政府所谓“还都”南京三周年,择定日子举行大规模游行集会。

  这天早晨,钟刚敲过8点,各区保甲长就带着大批报纸闯入居民家中,喊道:“今天《中华日报》上有国民政府的训示,上头规定各家都要买一张。然后,在上午10点到跑马厅参加游行集会。不服从者后果自负……”

  《中华日报》原是汪派报纸,系汪精卫在1932年担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时,挪用铁道部的20万元公款而创办起来的,上海沦陷初期停刊;1939年汪精卫准备粉墨登场,在他搞傀儡政权之际复刊,成为汪记国民党“中央机关报”。这份报纸完全是日本侵略者的传声筒,平时根本没人看。现在,保甲长强行推销,硬要做到每户一张。人们拿着硬塞来的汉奸报纸,无心去看新闻和副刊版那乌七八糟的内容,大都只瞟一眼五花八门的广告版。

  突然,人们都惊呆了:在大生赌台包登的广告栏里,赫然印着“打倒汪精卫卖国贼”的粗黑醒目铅字。汉奸报纸上出现要打倒汉奸头子的标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久,各条弄堂里都聚集起一群群人,居民们议论纷纷,都感到吐了胸中一口恶气,人心大快。可是,准备“庆祝”的大小汉奸都乱了套,不消一个钟头,整个上海滩都陷入混乱之中,警备车、摩托车、军用卡车呼啸着奔驰于大街小巷,挨家挨户收回当日的《中华日报》。但哪里收得尽,许多报纸已随早班火车和轮船运到外埠,整个沦陷区都传开了。

  自然,汪伪上海当局对《中华日报》发生的事惊恐万状,坐卧不安,忙于追查,原定的游行集会也因此而停止了。

  群奸惶惶不可终日

  在上海滩头乱哄哄之际,汪伪南京当局也紧张起来了。因为《中华日报》由头班快车运送,南京的市民当天上午也看到了报上“打倒汪精卫卖国贼”的标语。与伪政权有“外交关系”的纳粹德国、意大利等的外交官也吃惊不小,连连打电话给汪记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褚民谊,询问是否发生了倒汪“政变”。褚民谊被弄得稀里糊涂,连忙乘车赶到颐和路2号汪精卫官邸,去探询真相。

  褚民谊知道汪喜欢睡懒觉,不敢马上惊动他,轻手蹑脚步入小客厅等候。不料,沙发上早已端坐着一个人,闷着头抽烟。褚民谊一看是“宣传部长”林柏生。

  “你这位宣传部长想必早知道报上的事,我们外交部已乱了套啦!”

  9点多钟,汪精卫才起床。漱洗完毕,佣人除了送上他爱吃的蛋糕、肉松、牛奶,还在桌上放了份当日的《中华日报》。陈璧君虽已用过早餐,但为了表示亲热,仍过来陪吃一块蛋糕。

  早餐时看报,是汪的老习惯。在平时,谁也不会在这个辰光进来打扰,但今天非同寻常,林柏生、褚民谊闯了进来。汪精卫看到他俩匆匆跨进门,有点不高兴地说:“什么急事,一大早两位这么心急火燎地跑来见我?”

  “汪主席,这是一件十万火急的大事!”林柏生说。

  “请主席看……看这个广……广告。”褚民谊指着《中华日报》上大生赌台的广告,吞吞吐吐地说。

  不看则已,一看气得汪精卫七窍生烟,暴跳如雷:“柏生,你是宣传部长,也是《中华日报》社长,我的报纸上竟登出侮辱领袖的反动标语,真是岂有此理!你在干什么?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我也搞不清,您知道我这社长是兼职,挂名的,具体工作是代社长许力求负责的。”林柏生十分惊慌。

  汪精卫揪住林柏生的衣领,连掴三个耳光:“不中用的家伙,如果你不是我的老部下,我非枪毙你不可!快挂电话给许力求,要他和上海方面立即弄清此事。否则拿他治罪!”

  随即,汪精卫又命褚民谊快回“外交部”,向各“友邦”作解释,说是报社有坏人捣乱,我政府安如磐石,现正在清查奸宄,请勿误会。然后,他焦躁不安地在房里来回踱着。

  陈璧君明白汪精卫此时的心境,5月4日将是他的60岁生辰,为此已将今年定名为“泰寿年”;谁知正月刚过, 《中华日报》上竟出现“打倒汪精卫卖国贼”的标语,这给他心灵上的打击,丝毫不亚于1935年11月在中央党部被人打进胸膛、至今还嵌在肋骨上的那颗子弹的痛楚,钻心入髓。

  伪警察和特务围报社

  北河南路59号天妃宫桥(今河南路桥)堍的《中华日报》社大楼,被荷枪实弹的伪警察们团团包围住了。

  伪上海警察局长卢英带领亲信径直往排字房闯去。卢英心里喜滋滋的:这桩差事本应归特工总部办的,因为林柏生和特务头子李士群有矛盾,所以落到了自己身上,这是在汪精卫面前露一手的好机会。

  卢英把排字工人全部集中到一起,逐个加以审问,最后发现大生赌台广告纸型是工人邹闻朝制的,而此人早已不知去向。卢英本以为这案子很简单,谁知现在人已失踪,这倒有点麻烦了。他使劲搔了几下头皮,对伪刑侦科长说:“你带三个人继续留在这里监视,我回去准备通缉令。”

  《中华日报》代社长许力求,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蹩脚文人,只因和林柏生私交甚好而被拉来办报。面对事件,他早就吓得一阵阵出冷汗。当他送走伪上海警察局长,准备稍事休息时,几辆汽车突然停到了报社大门前,下来的是汪伪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和一大批特务。

  “许代社长,你以为警察局来了,我们就不能管了?哼,这事汪主席已电谕,你有什么意见请赐教。”李士群阴阳怪气地说,“你这代社长恐怕不只丢官,弄不好那吃饭家伙也要移移位吧?”

  许力求虽软弱无能,可是泥人也有点土气,他见李士群这样盛气凌人,劈头盖脸地挖苦自己,便忍不住顶了一句: “说不定卢局长通缉后,抓到邹闻朝呢?”

  “哈哈,这个草包局长上任后发过多少通缉令,结果一个人也没抓到!你靠他,等着汪主席请你到南京吃大菜吧!”李士群仰天大笑。

  李士群的话确实没错,在伪上海警察局发出通缉令时,邹闻朝早已置身于在长江上行驶的渔船上了。

  邹闻朝出身贫苦,抗战前他经南京的亲戚介绍到当地做运输工人。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的亲戚和无数市民一起罹难。当时,他在外地跑运输,听到噩耗,几乎昏了过去。此后,他来到上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苏北抗日根据地交通员柳一如。柳一如见他没有工作,便说可以通过关系介绍他到《中华日报》社做排字工。他一听,马上表示不愿为汉奸报纸干事。柳一如劝道:“我知道你痛恨日寇,但你赤手空拳怎么报仇呢?你钻到汪精卫的喉咙机关里去,就有机会为你的亲戚和其他同胞报仇。”于是,他被说服进了《中华日报》社当学徒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新民眼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互动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发生在汪伪报社的反汪事件(上)
沈寂口述历史
曾少年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发生在汪伪报社的反汪事件(上) 2015-09-16 2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