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时两年的调查中,东风日产通过下发价格管理办法等方式,纵向垄断控制终端市场价格;广州区域经销商通过开会方式,达成相关车型协商价,横向垄断市场。最终,广东省发改委对东风日产和旗下17家广州地区经销商分别处以1.233亿元和1912万元的罚款。对此,东风日产神速表示诚恳接受,并立即全力遵照执行。
此次处罚,重点在于价格垄断。有律师表示,根据《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垄断协议中,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与此同时,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分割销售市场或联合抵制交易。但东风日产的经销商们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自身是主机厂品牌授权的4S店,按照品牌管理办法协商价格,怎么罚单也会落到我头上?
而另一条值得关注的消息,是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汽车反垄断指南》草案将在年内完成,不出意外将于明年落地。它的初衷就是较为明确地告诉汽车行业,构成垄断的界线在哪里。
两条消息一对比,有种画风乱入的感觉。总之,事情的结果是:在还不清楚游戏细则的情况下,罚单已经来了。
据说在起草《汽车反垄断指南》草案的过程中,有企业表示,到底哪些情况属于价格垄断行为?例如,推出新车时,厂家制定指导价属不属于垄断;厂家低价清理销售库存车,算不算垄断;碰到车展或者节假日,厂家大力推促销,算不算垄断;经销商没有底线的低价卖车,厂家进行相应干预,是不是也属垄断;在车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经销商要求厂家出面,制定相应优惠价格以稳定市场并相应保证自身利润,这个属不属于垄断……
除了价格垄断,汽车反垄断还涉及到整车厂、零部件配套商、经销商、消费者等链条上多方的利益。根据2005年商务部发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消费者买了某品牌的商品车,其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养等后市场都必须围绕某品牌实行,客观上也属于垄断。
凡此种种,又该怎么定义?
对于动辄罚款数亿的反垄断,车主们似乎很坦然:在此之前已经给奥迪、奔驰、克莱斯勒开过罚单了,可该怎么买车还是怎么买车,新车到手价并不会因为罚单变少,修理工时费不会因为罚单而缩短,4S店厂家正规零部件也不会因为罚单而打折,但油价还得看中石油中石化的心情,拍牌还是要看个人运气。 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