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邓小平开始,中国历任领导人,都曾到美访问。对美国这个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的全方位了解,显然是历任中国领导人的工作重点。但论与美国社会的接触广度,以及对美国各个领域、阶层的交往深度,习近平显然是佼佼者。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习近平对美国很了解,当然,我们对他也并不陌生。”
1985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首次访美,选择了美国中部爱荷华州的小城马斯卡廷作为探访地。当时,为了交流便利,习近平的名片上印的还是石家庄食品协会的抬头。在这座无名的美国乡野小镇,习近平进农场,逛车间,与最基层的美国农民交流农业和畜牧业知识,亲眼目睹美国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留下极深的印象。
之后,习近平在福州和浙江任职期间,三度访美。政府交往、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逐渐成为主政一方的习近平的访美课题。西雅图市郊的塔科马市,正是在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经他牵线和福州成为友好城市。《纽约时报》说,从县委书记,到市委书记,再到省委书记,直到担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其每一段标志性的政治生涯中,均留下了难得的访美印记。
美国商务部官员董继玲曾在2006年习近平访美时接待过这位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在华盛顿、纽约和新泽西,短短的三天我们见了五次”,董继玲说,习近平记忆力“非常好”,“当时讲了很多数字,虽然手头有讲稿,但他总是脱稿讲话,而且讲得很有感情。”
自信、睿智,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习近平的评价。在不少和习近平有过接触的美国官员眼中,习近平对美国的深度了解,显然让他们印象深刻。前洛杉矶市市长维拉莱戈萨说,和习近平交谈时,他提出的一些问题往往令人吃惊,因为这些问题大多非常专业,充满着对美国的熟悉和了解。
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再度访美,当时美国媒体将他的行程比喻为“怀旧之旅”。习近平重访故地,会晤老友,下玉米地,看NBA,让不少美国人印象深刻。50岁的洛杉矶人约翰·奥马里说,正是那次访问,他对习近平留下相当不错的印象。“他是一位非常亲民的领导人,有着特殊的人格魅力。”
如今,已是第七次踏访美国的习近平,迎来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2013年的习奥“庄园会”,为中美关系描绘了宏伟蓝图,“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
驻美记者 徐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