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被叫做“翡翠之城”,其实是由另一个称呼“雨城”衍生的,雨多了才有满目苍翠,每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但是有226个阴天。也许是中国贵宾莅临,从昨天开始,西雅图连续放晴,白天阳光明媚,入夜月色怡人。
习近平主席的美国行程十分繁忙。在西雅图的几天里,既有会见美国政要,也有出席中美省州长论坛,又有中美企业家论坛、中美互联网论坛的安排。作为一次增信释疑、推进合作之旅,与美国人民更多的交流,是美国之行的重点之一。在连续两个晚上,分别有与美国知名人士、商界领袖的重要交流活动。在西雅图著名的华盛顿湖畔,美好的月夜将增添更多的人文共鸣。
西雅图时间昨天晚上、北京时间今天上午,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并就中美关系发表重要演讲。
在华盛顿湖畔飘来的凉爽夜风里,中国领导人与美国各界人士共话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习近平主席在致辞的开始,用一部电影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熟悉。习主席说,电影《西雅图不眠夜》使这座城市在中国民众眼中很有吸引力。
晚宴在威斯汀酒店宴会厅举行。参加欢迎晚宴的,有许多都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人士,比如基辛格博士、保尔森先生等。商界领袖中有一位嘉宾是格林伯格先生。莫里斯·格林伯格是个传奇性人物,他曾经是世界500强排名第26位的美国国际集团的董事长,为大家所熟悉的友邦保险,就是在他支持下在1992年带入上海的,开辟了保险的新时代。
格林伯格先生年已九旬,依然精神矍铄,对中国和上海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中国领导人访问美国,他总是力争参加相关活动。他也是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第一任主席。在接受我的采访时,格林伯格显露了浓厚的人文情怀。他说,他到上海,总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因为,他当年任职时的美国国际集团,是世界500强中唯一诞生在上海的美国公司。当友邦保险置换外滩17号这座当年诞生地的大楼,并改名友邦大厦开业时,格林伯格审定的庆祝广告就是3个字“回老家”。
19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人史带在上海创办了美亚保险公司,随着业务的发展,他在1921年成立了亚洲人寿保险公司,1931年在今天的外滩17号创建了友邦保险公司,并逐渐发展成了美国国际集团。也因此,格林伯格先生创办的基金会,是以他尊敬的前辈名字命名为史带基金会。
华盛顿湖畔的夜话,是习近平主席与美国各界人士的交流,也是另一次夜话的延续。2014年11月11日,也是一个月明风清之夜,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有瀛台夜话,主题也是新型大国关系。
当晚18:30,两位领导人开始在中南海瀛台散步。随后到瀛台涵元殿小范围会见,然后是香扆殿小范围晚宴,最后是迎薰亭茶叙。原定计划21:15结束全部活动。事实上,在宁静而和谐的月色里,两位领导人谈得特别好,特别深入,每一个环节时间都大大延迟。原定30分钟的会见持续了90分钟,最后,习主席说,吃饭去吧,不想让客人饿肚子,奥巴马说,还想和你谈几个问题。原定90分钟的宴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原定30分钟的茶叙,持续了近1个小时。到了夜里23点多,才挥手告别。
有一个瀛台夜话的细节,至今许多人记忆犹新。由于11月份的北京,夜里已经很冷了。不知什么时候起风了,初冬的夜风,寒意逼人。中南海水波荡漾,岸边柳条在风中飞舞,风吹起了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大衣衣角。这时候,有位工作人员上前,请领导人是否坐电瓶车代步,怕他们着凉。没想到,两位领导人异口同声地说:不需要乘车!他们扣紧衣领,边走边聊,一口气走到了瀛台桥北。
两国元首握手话别,奥总统用了非常动情的一句话说:今晚,我这辈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
从瀛台夜话,到华盛顿湖畔的交流,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中,政治判断和经济交往十分重要,与此同时,深入的人文交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更多地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以及由来与渊源。
西雅图是个温馨的城市,也是有着美丽的人文情怀的地方。或许,这跟华盛顿湖不无关系。西雅图369.2平方公里面积,41.16%面积是水,其中主要的就是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华盛顿湖。《西雅图不眠夜》,就是发生在华盛顿湖边,充满了温暖和纯情。
在中国,今天恰逢农历秋分,是天高云淡、气净风轻时节。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是时谓也。西雅图的秋分才刚刚开始,晴到多云,气温在13到21摄氏度之间。如果走在华盛顿湖边,会有月光洒在浩瀚的湖面上,那是一个凉风习习、月色如水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