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桂花
王鸣光
  文 / 王鸣光

  吃桂花,没有像吃玫瑰、吃百合、吃玉兰那样时尚妖娆。吃桂花老早就有,是传统,老少咸宜;那清雅,是一首宋词小令。

  糕团中的条头糕,细长,玉白色,将上面的桂花衬托得朵朵色泽金黄,花瓣呈现舒展状,仿佛在枝头般上的生动。糕团中最爱吃的就是有桂花的条头糕了。条头糕旁边是方糕,也是玉白色,上面隐隐有豆沙的影子,正方形状,上面还有凹凸的图案。相比条头糕来,就显得人工痕迹明显。不如条头糕,简单一细条,上面的桂花,是自然的香、自然的色。

  过去上海有挑着担走街串巷叫卖“桂花赤豆汤”的,往往是女声,声音细细的,听上去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却富有穿透力,隔着密闭的窗户也听得十分真切。到了冬天,西北风从狭窄的老街上刮过,好像穿堂风似的嘘嘘直叫。木头杆子上的路灯,也瑟缩成一团昏黄,一家子人早早钻进被窝里取暖。这时若听到女声“桂花赤豆汤”的吆喝,心里便会一动,特别是履声远了,却在夜色中还留下一丝余音颤颤巍巍的,心也会跟着颤抖起来。父母时常会感叹着:“真不容易啊”,然后披衣起床,买几碗来吃。赤豆糯而甜,上面撒着朵朵桂花,散发幽香。然而在红色的粥汤中,桂花显得神色暗淡,好像萎缩了似的。

  “移将天上众香国,寄在梢头一束金。”桂花姿容艳丽,风情雅致,却细小,单独一朵,花瓣也看不分明。因而吃桂花,底色要清白些,那才能将桂花的色和姿衬托出来。糖水芋艿,有放红糖、放碱的,便觉得那色调便像桂花赤豆汤一样,显得有点浑浊。我吃糖芋艿,剥皮、蒸熟,趁热放细密的绵白糖,再撒上桂花。圆润玉白的芋艿便将桂花映衬得清丽秀气,幽香缕缕。此时烧粥,也不放赤豆、莲心、花生什么的。只放米、放水,一碗白粥,然后再放桂花,顿时桂花朵朵开,暗香阵阵来,仿佛又是一场盛大花事。

  总觉得若是在荤腥中放桂花,那是一种折杀。在肥腻的气息中,撒上去的桂花恐怕会晕过去。家附近有家熟食店,入秋便挂出卖桂花鸭的小广告。怀着忐忑心情买来后,发现鸭上并没有桂花。后才了解,那鸭是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故美名曰:桂花鸭,又名盐水鸭,遂放心。

  桂花点缀在食物中,味道总被其他压倒。然而细细品来回味悠长,那是一种幽幽的绵绵的味道,仿佛墙角边的秋虫在低吟,是一种秋天的况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大虹桥专刊
   第B06版:大虹桥
   第B07版:大虹桥
   第B08版:大虹桥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好吃周刊
   第B2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2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24版:资讯/市场之窗
吃桂花
上海味家常菜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21吃桂花 2015-09-24 2 2015年09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