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拜罗伊特《尼伯龙根的指环》制作遭受激烈嘘声,但演员的表现还是得到观众的好评。其中特别出色者有以下几位:
曾来上海大剧院的女高音福斯特(Catherine Foster) 、康培(Anja Kampe),这次依然饰演女武神布伦希尔德与齐格蒙德的孪生妹妹、洪丁的妻子齐格琳德,前者的嗓音洪亮、抒情、温暖,似乎有别于传统的、富有强大戏剧性张力的布伦希尔德,她与沃坦在《女武神》中的对唱,深情感人,动人心扉。当然,她在紧要关头的高音,还是富有爆发力的。如果缺了最后这一招,她就不是布伦希尔德了;康培近年来在歌坛的表现越来越好,她的音区统一丰满,音色漂亮多变,用嗓张弛有度,善于唱出人物内心深处的细腻变化和戏剧张力,表演生动,性感迷人。
大腹便便的男高音博塔(Johan Botha),高音稳定流畅,强力中不乏细腻,是近年来乐坛最为出色的瓦格纳男高音之一,他在《女武神》第一幕齐格蒙德的唱段“父亲给了我大显身手的宝剑”,情感饱满,运腔舒展,强烈的持续高音唱得非常出色。可以说,在齐格蒙德的所有唱段中,这段唱最为重要,也是考验瓦格纳男高音的试金石。饰演众神之王沃坦的男中音康赫(Wolfgang Koch),表演之老道,入戏之传神,毫不逊色话剧和电影演员。他的嗓音可塑性很强,在《莱茵的黄金》中像个文流氓,在《女武神》中一会儿像个教父,一会儿又变成慈父,在《齐格弗里德》又像个黑老大。所有这些角色,他皆演唱得惟妙惟肖,游刃有余,别具一格。殊为难得。还有哈根的饰演者米林格(Stephen Milling),把这个阴险狠毒的反派角色也刻画得神形毕肖,入木三分。
英雄齐格弗里德(尽管有些鲁莽简单),是瓦格纳《指环》中的第一号男高音,戏份重,演唱难度高。这个角色2013年首演时由雷恩(Lance Ryan)饰演,也成为雷恩近年来的招牌角色——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雷恩随科隆歌剧院来上海上演《指环》时,饰演过齐格弗里德,让我们欣赏到了他鼎盛时期的表现。但也许这些年他在世界各地演唱这个角色太多,用嗓过猛,声音质量明显下降,2013年在拜罗伊特首演时已遭到观众的嘘声。2014年他重返上海大剧院,与康培合作,演唱《女武神》第一幕中的齐格蒙德,嗓音已有发飘发虚的迹象。所以,这次拜罗伊特改由芬克(Stefan Vinke)来饰演齐格弗里德。芬克形象一般,演唱有股子英雄气势,但他的嗓子的本钱不是很足,难以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状态来演唱《齐格弗里德》,在第一幕稍微发力后,第二幕有明显保留,好在他在第三幕全力发挥,展现英雄本色(只是最后与布伦希尔德二重唱,最后一个高音不敌福斯特)。在后面《众神的黄昏》中,芬克的表现也是如此。男高音本来就是“难高音”,瓦格纳的男高音,更是“难上难”,向来是稀有品种。
我们刚到拜罗伊特就得知,因为指挥佩特连科已经荣任下届柏林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所以指挥完今年的《指环》后,他将不再指挥明后年的《指环》,而且这也是他荣登柏林爱乐宝座后首次重大的亮相,乐迷们充满期待,而他的表现也确实出色,音乐流畅,细节丰富,庞大的音响气势中蕴含着室内乐般的特质,摇曳多姿,别具一格,因而每当他出来谢幕,观众的掌声、叫好声、跺脚声响成一片,当最后一部《众神的黄昏》演完后,佩特连科一出现在舞台上,观众全体起立,山呼海啸!一个指挥家做到如此地步,真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