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冷美人何时热起来?
傅圣远
■ 吴冠中油画《小桃红》
  ◆ 傅圣远

  据说,国庆长假时,香港冷清。但冷清中也有热闹,那就是拍卖。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嘉德香港、保利香港、 香港瀚海、香港邦瀚斯等各大拍行扎堆举办秋拍。内地的艺术品买家们纷纷飞赴香港,这个假期变成了“加班加点”。

  我虽然没有去现场,但好在如今自媒体发达,微信朋友圈对槌起槌落间的行情传达,几乎同时。

  近些年我几乎不去看拍卖了,也通知大多拍卖行的朋友不要再寄整套拍卖图录给我,陋室狭小,人书已难共存。

  不去看拍卖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越来越买不起,过去艺术品不怎么贵的时候也买不起。我是个喜新厌旧的人,这么多年看下来,渐渐有点不满足,找不到能刺激我的新意了。这个市场虽然貌似繁荣了,但在这个市场中,无论买卖双方,在对艺术的认知上,都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如果目前这个市场的参与人群不改变,那么这个领域这些年及今后几年都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所以看不看都无所谓。

  行情的低迷既是经济大环境决定的,也是我国艺术品买卖双方的自身局限性决定的。可以说,从拍卖、画廊从业者到收藏者,对艺术的理解基本还只是局限于名头大不大,东西精不精的初级审美需求层面以及会不会升值的投资需求层面。

  我们的艺术品收藏者以及从业人员,很少有人沉下心来探究到底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规律是什么,艺术和人类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艺术规律和艺术市场是怎样的关系。不明白艺术价值之所在,又如何评估一位艺术家或者一件艺术品的价值?

  仔细想想,我们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玩的,无非是古人早已玩过的,或者是洋人早已玩过然后喂给我们。这些年来,我们自己有没有发掘过前人所未发现的艺术品的潜在价值?我们自己有没有成功推动过某位艺术家或者某种艺术风格从不被理解到被广泛接受?我们的金钱,有没有通过对艺术的扶持,改变过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如此繁荣的艺术品市场,究竟是提升了人们的审美素质还仅仅是提升了人们对艺术品牟利的热情?

  这几年艺术品市场的低迷徘徊,其实是在期待着我们对艺术的回归,期待着我们真正爱艺术,懂艺术,探究艺术,推动艺术。只有这样,才可能让艺术品市场这个目前阴阳怪气的冷美人渐渐热起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目击/街拍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04版:上海物业/金融城陆家嘴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08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14版:互联网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大盗”虽死 花犹盛放
中国艺术品市场萎缩 藏家口味变化或是主因
冷美人何时热起来?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6冷美人何时热起来? 2015-10-17 2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