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挚友 徐朗西(3)
陈正卿
■ 徐朗西所绘《喜鹊红梅图》
■ 徐朗西著《艺术与社会》封面
  ◆ 陈正卿

  国共谈判破裂后,1947年春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前,邓颖超离别上海时,专程去与徐朗西道别。她留下一张名片,上面写着代表团秘书陈家康的名字。当时陈家康负责善后,邓颖超请徐朗西协助料理一些事务。神奇的是,这张名片历经“文革”动乱多次抄家竟一直留存下来。1984年10月,徐家后人把这张名片寄到北京邓颖超处,请求解决落实政策问题。后来,邓颖超批示上海市政协办理。

  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后,徐朗西除了与以新兴实业公司厂务主任身份活动的胡振家联系外,还与中共派来领导上海情报工作的吴克坚直接联络。吴克坚化名李昆,隐蔽在新兴公司,常到延庆路连瑞琦家,与徐朗西、杨虎等人碰头。徐朗西向他提供从程克祥等处获得的各类情报,还介绍西北军邓宝珊、杨念恒、孙蔚如、马师恭等部有关人员和他认识,以便策反起义。何以端也曾来徐家商量,如何不让上海的青洪帮在解放军进城时捣乱。徐朗西作为洪帮大亨,也向他的帮会兄弟发过话。

  徐朗西的长子徐晓耕也打着他的招牌,驾驶汽车奔走在各军警机关,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原复旦大学陕西籍学生党员戴天回忆说,他在1947年“5·20”学潮中被捕后,被移押到龙华曹家花园看守所。徐朗西找于右任商量,让江苏监察使严庄出面保释他。他又亲自去找上海军政要人吴国桢和宣铁吾,后来宣铁吾同意放人,但要戴天出狱后48小时内离开上海,所以戴天出狱后就直奔徐朗西家。徐朗西给了他路费,并安排他到杭州原陕西督军陈树藩的诵经堂暂避,然后再介绍他到北平燕京大学读书。戴天回忆,徐朗西布衣布鞋,慈祥和蔼,丝毫不像洪帮大亨,一见他就说:“娃呀,你受苦咧!现在国民党当官的大多不是好东西!”使他倍感亲切、温暖。

  坚不赴台

  受邀参加新政协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上海即将解放。特务威逼徐朗西去台湾,于右任也来“劝驾”,被徐当场拒绝。他说:“我去台湾干什么?宁愿在上海当顺民!”他还嘲讽于右任:“你以前也是反蒋的,蒋给你个院长,你就喊他万岁了。”5月初,地下党上海工商小组成员胡振家,悄悄地向徐朗西转达中共中央的通知,请他绕道香港去北平出席新政协会议,共商国是。同时,胡振家还通知了在上海的孙蔚如等人。其实,早在1948年9月20日,周恩来就电示中共上海局、香港分局刘晓、钱之光等,尽快做好徐朗西、郭沫若等社会贤达来北平的接待准备。

  徐朗西交代好中共委托他联络码头和三轮车公会迎接解放的准备工作后,对人说当下时局混乱,要赴香港暂避。儿子徐晓耕驾车送他至龙华机场登机。他一到香港就直奔潘汉年处,随即由潘安排,转乘客轮到天津再转往北平。

  到北平后,他多次出席周恩来任临时主席的政协筹备会,与董必武、李济深、陈铭枢等老友重逢晤谈。后来,他与宋庆龄等75人被推为政协特邀代表。9月7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召开政协预备会,提交政协会议报告和《共同纲领》草案。隔日,他又和会议秘书长林伯渠在御河桥军管会设晚宴招待全体代表。徐朗西的后人至今还珍藏着那张周、林二人具名的请柬。19日晚,中央社会部李克农、吴克坚、邹大鹏三位领导又在弓弦胡同15号设宴招待徐朗西等朋友,李克农等人对徐朗西深表谢意。胡振家这时也调到北平中央军委联络部负责对台湾工作,也来看望徐朗西。

  拒收礼金

  不怕得罪杜月笙

  徐朗西自幼熟读古诗文,曾得到关中名师毛汉诗等教诲,喜欢结交文人墨客。

  著名画家汪亚尘甘心和徐朗西合作办新华艺专20余年,就因为他“热爱艺术教育”,“富有正义感”,在“复杂、黑暗的社会里应对有方”。徐朗西护国讨袁时曾奉中山先生之命办报,参加南社,结交了一批诗友、画友,包括何香凝、经亨颐、陈树人、王一亭等。蒋介石南京政府上台后,这些元老们大多很消极,组织了寒之友社,以诗词、书画排遣郁闷。徐朗西也时常与会。这时,他曾应蔡元培之请,为帮刘海粟渡过难关,代理过上海美专校长。1926年冬,美专一部分老师拟另办新华艺专。1928年秋正式组织校务会员会,由徐悲鸿、黄宾虹、李叔同、潘天寿和徐朗西等7人担任校董,徐朗西任校长,实际主持人是教务长汪亚尘。由于学费较低,贫困生可免费,热爱艺术的青年学子纷纷报考。

  徐朗西热衷美术教育,也痴迷画艺。他曾为民国时期中华画会的会员,向著名油画家钱鼎学过油画,其国画风格有中西兼蓄之长。新华艺专每届毕业生办画展,作为校长的他都有作品参加。徐朗西的画结合时事,借题发挥,有亦庄亦谐之趣;山水背景又具西画透视特点,在海上画坛独具一格。1932年“一·二八”战火燃起,他悲愤难抑,以白骨、荒草入画,作《三骷髅图》,以揭露日军暴行。老友经亨颐题长跋以为呼应,该图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新华艺专遭日军焚毁,汪亚尘将学校迁进租界继续坚持,徐朗西在校刊题“横行”二字横幅,以示控诉。日军进入租界后,新华艺专因拒绝在日伪当局登记,只得暂租弄堂房屋转入地下办学。当时徐朗西给师生画了一幅《无量寿佛图》,以示有佛保佑师生平安。 

  徐朗西办学坚持堂堂正正,绝不因身在帮会,而有伤学界清誉。帮会大亨黄金荣、杜月笙等操纵鸦片买卖,为上海人所痛恨。徐与他们交往日益疏远。他不准门徒与盛幼盦、李筱宝等毒枭来往。杜月笙曾想拉拢他,听说新华艺专要办一个友淑图书馆纪念徐朗西的亡妻,就让法租界商团司令魏廷荣代他送500大洋给徐,遭徐婉言谢绝。杜不悦地说:“我的钱虽然来路不正,但送给你办社会公益,有何不妥?”徐回答:“买书给大家看是好事,但读者看书闻到书页上的鸦片味,叫我怎么做人?”这番话,当年在社会上传开后,使人们了解到帮会中人也还是有清浊不同流的。

  也正因为这一点,徐朗西受到了中共和进步人士的敬重。他出席新政协会议后,曾返回离别50年的陕西老家。他对亲友说,蒋介石当权,想回家探望都不行,幸亏全国解放了,能回家看看,这是平生最愉快的事了。后来他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和市政协委员。1961年10月,徐朗西以76岁高龄在上海病逝。

  (摘自《上海滩》2015年第9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一
   第02版:封二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时政·要闻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民生速递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互动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珠宝
   第C04版:潮事
中共挚友 徐朗西(3)
将军是怎样炼成的
消失的蒋家巷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9中共挚友 徐朗西(3) 2015-10-23 2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