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者在南汇监狱“重阳话新生”主题教育活动中看到的一幕。在这座专门收押老病残罪犯的监狱,重阳节是一个特别的节日,也是一个开展教育改造的好时机。
静心抄写《三字经》寄给外孙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68岁的陈阿大柱着拐杖走上讲台,提着手腕,运气凝神,在宣纸上提笔写下这样一句话,送给自己,也勉励身边的其他老年服刑人员。
一位熟悉他的服刑人员朗声向其他人介绍说,他刚来南汇监狱时身体很不好,要以轮椅代步,但自从参加书法兴趣小组,以习字养心,身体和精神状况都渐渐好了,如今已能柱着拐杖走路,而且书法作品还在上海市监狱局组织的服刑人员习美作品展上获得过好评。
几年前,陈阿大想叫妻子陪他去看病,妻子不愿意,两人发生口角,陈阿大冲动打伤妻子,因此入狱。南汇监狱与上海市监狱总医院在同一个大院里,服刑人员生病,一般就会在监狱总医院里得到适当医治。陈阿大曾经几次半夜发病,民警都连夜把他送进医院急诊,这让他十分感动,没想到妻子做不到的事情,民警却不厌其烦。
更让他意外的是,监狱民警为稳定其情绪,促进改造,反复沟通,终于做通思想工作,帮助他获得了子女和妻子的原谅。当女儿第一次来到监狱,隔着玻璃与他面对面时,陈阿大老泪纵横。回到监室,他拿出纸笔,开始用小楷抄写《三字经》。几个月后,他将这份手抄《三字经》寄给了远在美国的外孙女,一撇一捺间,隐藏着他的悔恨与歉意,也饱含着他对孩子的期许与提醒。
打太极拳改善体质减少生病
像书法一样能让人静心的,还有太极拳。在昨天的活动中,10名老年服刑人员穿着白色练功服,为大家表演了一段太极拳。举手投足,一丝不苟,一招一式,颇有点意思。
倡议成立太极拳小组的服刑人员杨剑木说,服刑必须严格遵规守纪,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过,只要是利于改造的兴趣爱好,监狱一般都很支持。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在床头张贴一张偶像或家人的照片,也可以自己选择参加兴趣小组,通过艺术矫治促进改造。打太极拳是一项适合老人的运动,能改善体质,还能帮助大家静下心来,所以,监狱很支持,给他们购买了练功服,录制了背景音乐。
通过每周三次的打拳,参加者的健康明显得到改善。老杨说,同监区的服刑人员大部分是老年人,感冒是常见病,但是 “拳友”们几乎都从不感冒。管好自己的身体,减少生病,也是积极改造的一部分,有了身体的本钱,他们才能争取重新做人,早日回归社会。
不只是老杨打太极拳,监狱里的兴趣小组还有不少,口琴、浦东说书、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被请进高墙,承担着用艺术矫治心灵的重任。如今,大约有1/4老年服刑人员都参加了各类兴趣小组。在艺术氛围中,他们找到了心灵可以安放的地方,汲取了重新出发的生命养料。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