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调查显示,近四成家长忽视孩子创造力培养~~~
调查显示,近四成家长忽视孩子创造力培养~~~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查显示,近四成家长忽视孩子创造力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该选什么路径?
陆梓华 王蔚
制图 董春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创新创造能力不升反降。上周,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向明中学举行。会议披露的一组数据令人吃惊。综观国人的创造力,幼儿时期会表现得特别强,到了初中开始下滑,高中生的创新思维甚至还低于小学生,到了大二大三开始,创新能力才微微上升。而国外发达国家的调查结果是,35至40岁之前,人的创新能力应该是不断上扬的,过了这个年龄段才开始慢慢下降。

  跟踪培养学生特长

  中国创造学会总部设在同济大学。20年来,创造教育专委会始终致力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致力于青少年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有意思的是,在座谈会上,专家们聚焦的重点则是“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说,此次高考改革,让高校招收心仪学生的开放度更大了。原来初中向高中输送学生、高中向大学输送学生,只看成绩材料,谁分数高谁被录取,现在引入了综合素养测评,这样,就可以让高一级学校真正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特质的学生,这会十分有利于创新创造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也会十分有利于高中特色化办学的形成。以前,每个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都大把地在花钱,以为花得越多孩子就会越有出息,其实,许多家长往往不了解孩子的特质,不了解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创新潜力。现在通过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特质,都可以及时发现和跟踪培养,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但是,向明中学校长芮仁杰却道出了一点担忧,因为,有调查显示,近四成家长对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并不太感兴趣,支持度也较低。芮仁杰还提出,目前我国青少年创新创造力培养的标准还不健全,一般是用国外的尺度衡量我们的孩子,这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才能真正开发青少年的创新创造能力呢?这样的活动,又是不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呢?

  近日由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与上海市军事体育俱乐部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上海模型节,以“体验快乐,放飞梦想”为主题,旨在面向全社会,鼓励每个人关注科技热点,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动手实践,体验和分享科技模型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吸引了全市17个区县500多所中小学,6.6万余名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模型爱好者报名参加。

  模型节活动分为模型比赛、模型表演、模型制作、摄影摄像、模型嘉年华和亲子擂台赛10大项共计64个单项。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和家庭敢想敢做,走进科技世界,本届模型节新增了“模型漂移车表演”“青少年车辆模型展演”“风动力小船”“纸质滑坡车”“Story Games故事创意建模”等项目,提高了亲子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性。

  谁说积木就只能堆堆砌砌、拼拼搭搭,是男孩专属玩具?在“Story Games创意建模大赛”上,记者看到,孩子们几人一组,用乐高积木搭场景,讲故事,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团队中,不仅需要思维缜密的小工程师,还需要有能说会道的小演讲家、充满想象的小艺术家,更重要的,还需要整个团队的紧密配合。“这不仅通过口语、写作等多元语言表现形式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还给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高的要求。”一名参赛指导老师认为,这样的科技活动融合了跨学科的知识,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场乐于接受的“头脑体操”。“通过参赛,我的学生不仅需要发挥想象力,还要探索如何制作海报、视频,在陈述展示故事时,还要团队协作,非常不容易。但这的确是一段很有意义的经历。”这名老师说。

  大赛评委、美国塔夫茨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Aaron介绍,该大赛通过积木这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使用积木构建场景、情节和细节,通过口语、写作等多元语言表现形式呈现主题研究成果,充分将工程学和语言学习相结合。“大多数人认为工程学需要数学、科技等很复杂的知识,但其实工程学更大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Aaron说。在他看来,青少年的科技活动,其技术含量究竟几何并非最重要的,而让孩子们学会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这才是科技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把课堂搬到博物馆

  长久以来,传统的课堂、黑板、作业、复习、考试的“教学链”,既被视为正统,也屡被诟病,认为这样的呆板和机械训练,很可能伤害青少年的创造力。那么,能否把课堂从校园移出,搬到精彩纷呈的社会实践第一线呢?

  上周末,“碧海逐梦”徐汇区第九届“江南杯”小学生航海寻宝活动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来自徐汇区38所小学的约200名师生,在馆内踏上探索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江南杯”承办方之一江南新村小学,原名为江南造船厂子弟小学,始建于1955年,是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校就借助江南造船厂的资源优势,开展“爸爸妈妈造大船,我在学校造小船”的活动,也逐渐形成了学校的航海文化特色。围绕着这一主题,学校开发了“唐诗中的船”“用各种材料做船”“水手结”等校本教材,鼓励孩子们乘上小舟,在各学科遨游。

  寻找最小的船“核舟”和最闪亮的船“春秋大翼战船”,向工作人员学打水手结……根据“航海寻宝”任务单,孩子们几人一组,合作完成各种探宝任务。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研究一下集装箱转载货物的窍门,制作出神奇的潜望镜,甚至驾驶航海模拟器,过回“船长”瘾……

  校长王春芳介绍,本届“江南杯”科技活动分为中小学生航模竞赛和小学生实践探究两部分,鼓励人人参与,让每个孩子在先进的场馆中,走进海洋、了解海洋,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也升腾起保卫祖国海疆的责任感。

  本报记者 陆梓华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电力专版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名医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该选什么路径?
“玩中学”与“学中玩”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5创新人才培养该选什么路径? 2015-10-28 2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