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获奖
全国技能大赛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楼宇自动化系统也被广泛运用到了世界各处。近年来,我国楼宇面积呈大幅增长之势,开拓楼宇行业的发展空间、积聚经济要素、提高产业内涵与档次成为当务之急,而楼宇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实现这一发展需求。正是出于对智能楼宇的爱好,三个少年结识在了一起。
耿国梁:平日积累收获经验
耿国梁来自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通信与信息工程系,主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两年前的一次机缘,他加入了系通信工程学生工作室。“在工作室我得到了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以及真实项目工程施工的锻炼,在专业技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耿国梁说。
平时耿国梁积极参加工作室内的各种工程项目,在这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让他真切体会到把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是多么地重要和不易。“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困难,而解决这些困难所获得的经验是最宝贵的。同时在工作室内的大量项目中与同学一次次的协同工作教会我如何与人充分有效地沟通,也在比赛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他说。
在赛前,耿国梁所在的团队经过了三个月的集训,为之后的比赛打下了基础。高强度训练积累的经验让耿国梁在赛场上冷静排查出所有故障,完成赛题要求避免了出现重复操作和返工。“比赛的荣誉终究会过去,但是在这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以及赛场上体现出的坚毅、冷静的品质,将会陪伴我一生。”耿国梁说道。
康韦臣:坚持训练换来成功
在康韦臣看来,全国技能大赛是一个绝佳的实践平台,于是他选择报名参加预选并顺利通过。在最初阶段,整个团队花了两周的时间熟悉、掌握整套设备,并通过对比和分析,确定哪一位队员适合什么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的训练频率也逐步提高,每次也都认真分析每个节点的情况并制定改进的方案。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团队成员也专门进行了加强训练。康韦臣负责任务的接线比较多,他就抽出时间苦练接线,一根两根,一捆两捆,直至再也没有可以拿来练习的废线。器件的安装环节也至关重要,所指导老师特意找来一块木板,给队员们用来练习拧螺丝,到比赛前夕,木板上钉满了队员们练习的长螺丝。
“练习对于实际操作而言,实在是太轻松了。这次比赛让我真正从意义上体会到了什么叫‘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让我更加坚信现在的汗水终将换来未来丰硕的果实。”康韦臣最后说道。
张辉:不断学习克服难题
张辉也是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今年3月,他被选中参加2015年全国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高职组的比赛。张辉是该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只学习过综合布线以及视频监控,对于对讲门禁只是略知皮毛,对于本次比赛所涉及的其他知识则知之甚少。
为了克服这种种难题,团队开始了每天早8时晚8时的训练,双休日也练习接线绕线等。“本届比赛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了4小时,我们从零开始,先是模仿原版接线,后来发现其中错误并加以改进,从而让线路变得更加清晰。”张辉说。两位指导老师也尽心尽责,利用操作练习的间隙,尽可能将相关知识教授。经过3个月魔鬼式的训练,团队已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操作。
张辉今年就要实习了,希望能够将这次比赛中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中去。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