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本版列表新闻
~~~——德奥歌剧之旅(六)
~~~——德奥歌剧之旅(六)
~~~——德奥歌剧之旅(六)
~~~——德奥歌剧之旅(六)
~~~——德奥歌剧之旅(六)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伊索尔德去向何方?
——德奥歌剧之旅(六)
任海杰
  ◆ 任海杰

  2015年的拜罗伊特音乐节,有个重要的新制作:由瓦格纳重孙女卡特琳娜·瓦格纳执导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瓦格纳的四代家族中,只有卡特琳娜在美国正规学习过戏剧导演,现在又是音乐节的掌门人,因此由她执导曾祖父的新制作,自然更引人关注,宣传海报到处可见。我们欣赏的是8月2日的第二轮演出。

  卡特琳娜果然出手不凡,制作理念简约、前卫、象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共三幕,第一幕纵横交错的框架结构,既勾勒出大海中的轮船,又便于演员大幅度的横向和升降表演,并将故事推向了当代背景。第二幕黑暗阴森的城墙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黑影人缚手押上场。城墙上站着黑影人,用聚光灯照射着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里似乎有着双重的象征意味:黑影人象征着世俗社会的舆论和势力,他们甚至比马克王和他的手下人还厉害;聚光灯象征着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这些人的监视,两人之间的爱情将会非常艰难,并由此预示着悲剧的结尾。第三幕的制作,我认为最成功,可以说超越了我以前看的所有版本。因为在第三幕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特里斯坦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地演唱,舞台空间不可避免地单调和空旷。卡特琳娜运用多媒体投影,在特里斯坦漫长的演唱中,时不时地出现伊索尔德的影像,虚幻飘渺,亦真亦幻。这样的处理,既符合唱词中思念伊索尔德的内容,又丰富了舞台的表演空间,可谓神来之笔。除了第一幕,第二、三幕的灯光,色调朦胧暗淡,烘托了全剧的悲剧气氛。

  戏中的“迷药”情节,向来是该剧看点。这个故事来源于中世纪传说,当时的人们为了强调男女一见钟情的“催情”作用,就用喝“迷药”激发情欲来表现。到了里夏德·瓦格纳创作时,他对爱情的诠释更进了一步:两人在喝“迷药”前就已相爱。而此番卡特琳娜·瓦格纳则比曾祖父又进了一步:两人手持“迷药”,缠绕往复,最后浇在手臂和身上——并没喝下,但爱情之火已熊熊燃烧!它告诉人们,两人的爱情并不是靠“迷药”,而是早已心心相印,深刻共鸣。

  演唱《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对人声极限的极大挑战,胜任者向来稀缺。此番饰演特里斯坦的美国男高音Stephen Gould,是我的“老熟人”了,前年在慕尼黑巴伐利亚歌剧院,去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都是由他演唱齐格弗里德。他状态稳定,声音结实,爆发力强,还具抒情气质,第三幕的独唱深情感人,肝肠寸断。饰演伊索尔德的德国女高音Evelyn Herlitzius,身材娇小,颠覆了以往都是大块头形象,能量惊人,演唱状态极投入,爆发的高音响遏云霄,石破天惊,极富感染力和人物的性感魅力。有时情感用嗓过猛,高音会有些撕裂感,但瑕不掩瑜。饰演马克王的德国男低音Georg Zeppenfeld,嗓音通透而富磁性,运腔老到,具王者风范。最大的争议出现在结尾。按剧情,伊索尔德唱完“爱之死”,倒在特里斯坦身上气绝而亡。但此番卡特琳娜却设计为:伊索尔德唱完后,被马克王牵手,缓缓进入幕后的一扇门。也就是说,伊索尔德没有为情而亡,她将走向何方?她最后是屈从了马克王,还是她的灵魂已死,被马克王牵走的只是躯壳?这个与曾祖父原意“背道而驰”的结尾,只有卡特琳娜能解释。

  音乐节音乐总监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执棒本场演出,他的指挥气象万千,浩浩荡荡,色彩绚丽,意境高妙。可见他在乐池里是如何的龙腾虎跃,呼风唤雨。谢幕时,蒂勒曼受到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喝彩欢呼,场面极火爆。蒂勒曼最终没有入主柏林爱乐,可能是个天大的遗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拯救与向往
我为何还要听唱片?
伊索尔德去向何方?
我听我荐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C03伊索尔德去向何方? 2015-11-14 2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