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侠笔写意象,交魂见魄造化中。”陈孟豪运用笔之性、墨之情,体现了徐霞客“寻尽天下奇山水”的情怀,也有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陈平原在其著作《千古文人侠客梦》中提到“游侠是一种情怀,代表了中国人的气质和精神”,侠客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于险境的探索、率直的个性,以及无畏艰难与强权的自由精神。陈孟豪的山水画不同于其他画家所表现的博大的宇宙精神,或是玄学的墨色体会以及永恒的禅宗意味,而是试图给人们营造了一个充满侠义与豪情的意象山水空间。
陈孟豪山水画作品中的侠骨情怀也体现其在作品中的定意立景与运笔用墨上来。首先,在取景上,画家打破平稳安静的状况,推陈出新,来去莫测,占据天地之地位,超越画幅之范围,力图去寻求山川之险与奇,体会生命之韧,画面所呈现的多为奇峰险境,倒崖上的苍松巍然挺立,构图上的山之一角水之半边,给人以游目驰骋之遐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悬崖陡壁的神秘莫测和画家的豪迈气概。
其次,运笔上画家大笔淡墨以雷霆万钧之力扫出远山和若隐若现的瀑布,趁淡墨未干之时用破笔甚至是笔肚、逆锋自由地拖画出了主峰与险崖;又以侧锋散笔皴擦出嶙峋的山石。树木的表现也是疾锋、率意但不失精微,连出枝与针叶都处理得颇为讲究。画家运笔上的恣意大胆,却不失明锐,这正是侠义精神的率直与自律的体现。
最后,画面上颇见笔意的色墨叠加营造出一种“混沌”之境,这一境界不同于虚谷与倪瓒之清冷与空灵,有别于齐白石与任伯年的朴与拙、活与率,也异于黄宾虹和李可染在其山水画中所经营的“以黑衬白”,而是通过极具张力和现代气息的点、线、面交错组合,加之古人用笔用墨的完美融合来表现心中之山水。
陈孟豪从事书画创作数十年,对传统的理解和继承是到位的,对书法研习也是刻苦的。他认为画好山水画,笔墨功夫固然十分重要,然文学修养,诗文词赋拔高了山水画的层面,赋予了山水画新的境界。他特别认同画论中的气韵生动。因此他的山水画常常能做到小格局却气象万千。
(作者为华东师大美术系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