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从师于周臣,与唐寅为师兄弟,其画中呈现出南宋“院体”绘画工整精致的风格,构图上也常取“一角”(马远)、“半边”(夏圭)的形式。《松溪横笛图》的近景,就只画了“半山一角”,但这似乎更有益于映衬溪流和小舟、人物。他精于写生,所画无论是人物、屋舍、舟桥,还是山石、树木、流水,都勾勒精准,姿态生动,引人入胜。而同时,仇英又结识了文徵明、祝允明等文人画家,切磋,求教,过往甚密。他从中认识了中国绘画历史的优秀传统,以及文人绘画追求的理念和境界,并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等家中见识和临摹了大量古画。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了仇英的绘画。他以其特有的天赋、勤奋和刻苦,不断努力,终于赢得画坛的认可和尊敬。作为油漆画工出身的仇英,他于重彩的运用,富有经验。在大量临摹古画之后,他对于渐渐式微的大青绿山水、人物,又有了独到的理解,所作艳而不俗,直逼古人,得到同时代画家几乎一致的首肯。同时,他又将文人绘画的温文尔雅、清新脱俗的气息融入“院体”绘画中,《松溪横笛图》就是一例。硬斫的小“斧劈皴”在此图中变弱,变柔,融浑于擦、染之中。勾、皴、擦,用笔圆润流畅、用墨素雅平淡,以墨色为主,薄敷淡彩,细润明快,色调柔和,形成仇英特有的雅俗共赏的绘画风格。
这是一个绘画史中的特例:一个民间画工,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素养,不懈地精益求精,终于被历史评定为“明四大家”之一。这即使在五百年后的今天仍不失借鉴意义。也因此,苏州博物馆的“仇英特展”很有看点。 张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