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亭选址位于虹口区音乐谷地区的西北角的四平路和新嘉路口,拥有一株据说是四平路上最高大的树,是绿化部门在四平路道路拓宽时特意保留下来,街角还有一个小广场。但入口与外界的联系依旧被车水马龙的四平路切断,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谷颇为隐蔽的一个入口。音乐谷地区管理公司一直期望通过一个既醒目又符合音乐谷背景的标志性入口导引装置。
设计师进行现场调研过程中却发现,实际上该街角的城市公共空间被汽车维修装饰美容店私自占据,作为停车、洗车、清理和维修场地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共空间本身缺乏设计也为这种占用行为提供了可能性,占用行为降低了公共空间的品质,损害了公众利益。
通过网上的新闻调查,公众对此类行为均有诸多不满,但是仅通过城市管理手段无法完全根治此类现象,反而变成了一种城市顽疾,严重影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活品质,城管部门也普遍表示很无奈。作为项目主持设计师俞挺和童凌峰在现场就立刻有了第一个想法,是否可以通过入口装置的介入提高此类负面公共空间的品质?
所以,艺术装置设计的第一步是从原有的花坛绿化改造入手,拓展原有的非机动车和步行道路空间,作为对被占用公共空间的补偿。
此外设计方案中还可考虑满足其它功能性,例如对音乐谷入口标志性的提升和空间导视作用,未来普通市民和周边居民对此类公共空间的自发使用等。
如今,由现代木结构建造的动感十足的路亭弥合了被花坛分开的人行道和街角的公共广场,设计师希望它以一个活泼和有生命力的形式能唤起居民对场所精神的认识。同时,它以轻巧的姿态介入避免原空间占用者的抵触。所以在这个构架中设计师非常巧妙地预留了一个依然可以让车通过的大门,除了供过路市民和周边居民休息驻留,也给洗车店开了一个口子。现在从海伦路地铁站5号口出来,人们可以远远望见“路亭”的醒目结构,它已经成为一个进入音乐谷区域的引导标志物。
设计师们相信,通过这个案例能够证明设计可以作为一种协调的手段来化解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城市管理部门和音乐谷园区管理部门,与代表私人利益的小区物业或铺面产权业主和汽车维修装饰美容店经营者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软性的方案为未来其他地区的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