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说,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占大多数,一般与年龄增加、肥胖、过度劳损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从性别上看,女性发病数多于男性,这与体型、生活习惯有较大关系。女性50岁之后大多进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关节软骨代谢减弱,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部分女性年纪大了体重明显增加,给关节带来负担。
“女性尽量不要做太多下蹲动作,上厕所最好使用坐便器,避免‘蹲坑’;平时久坐后不要一下子站起来,可以先活动一下关节。”王教授还提醒,女性拎包、塑料袋姿势也要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拎”,而应该改用手臂“挎”,这是由于手指拎重物时整条手臂都处于紧张状态,对指关节不利。
现在,骨关节炎有年轻化趋势,主要原因是肥胖和不当运动。“膝关节要承担人体大半的重量,因此过于肥胖本身就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王教授说,肥胖患者在运动中膝关节磨损较重,建议选择膝盖负担较小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散步等,避免蹲、跳、跑、攀等动作。
本报记者 左妍
【链接】
如何延缓骨性关节炎发生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骨关节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市民可通过以下措施,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① 避免肥胖,防止加重关节的负担。
② 注意走路和劳动姿势,不要扭曲身体走路和劳动;避免长时间下蹲,工作时下蹲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防止关节长时间固定一种位置。
③ 避免穿高跟鞋,要穿厚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关节所受冲击力,减少关节软骨磨损。
④ 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待关节充分活动开防止过度牵拉关节。
⑤ 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使关节血液循环不良,加重疼痛,应注意肢体保暖。
⑥ 骨性关节炎患者尽量减少上下楼梯、登山、久站和提重物,避免关节负重过大。
⑦ 饮食方面,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骼更好地进行钙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