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试点“清单”有哪些?
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是自贸试验区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但记者了解到,仍有企业反映,获得商事登记主体资格后,要实际开展经营业务,还存在办证多、办证难等问题。
为此,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表示,此次开展“证照分离”改革,主要是聚焦办证环节,通过采取改革审批方式和加强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使企业办证更加快速便捷高效。
据悉,此次从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许可事项中,选择了审批频次比较高、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110项行政许可事项,先行开展改革试验。
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怎么改?
“能取消的取消,有的改为备案。不能取消的,采用告知承诺制等,使企业更好地获得自主经营的权利。”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顾洪辉言简意赅地解读了人们关心的“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怎么改”的问题。
据了解,根据行政许可事项的不同,此次改革共分5种情况推进试点——
● 取消审批 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取消行政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其中包括设立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审批、设立刻录光盘生产企业审批等。
● 取消审批改为备案 为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更好地开展行业引导、产业政策制订和维护公共利益,对许可事项实行备案管理。包括加工贸易合同审批等。
● 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 对于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并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其中包括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音像制作单位变更名称或兼并和分立审批等。
● 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也不适合采取告知承诺制的许可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公开办事程序,推进标准化管理和网上办理,明确审批标准和办理时限,实现办理过程公开透明,办理结果有明确预期。其中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设立、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等。
● 对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动,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审批事项,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加强风险控制,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包括食品生产许可、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设立等。
企业鱼龙混杂怎么管?
证照分离改革后,有人担心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降低了,会不会容易产生鱼龙混杂的现象?对此,顾洪辉明确表示,“取消审批,不是取消监管。而是由事前监管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改革试点中,在加强综合监管方面,主要是探索建立信息互联共享、证照监管协同、诚信自律结合、行业社会共治、风险预警及时的综合监管体系。
据悉,下一步,浦东新区将按照审批、监管、执法相对分离的要求,在区级职能部门和开发区设立行政审批处,把分散在部门内部不同内设机构和下属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处。
同时,还将加快建设网上政务大厅,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进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的网上预约、网上办理,开发多种便民服务功能,构建政府数据“一张网”。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