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嫁 妆
万兴坤
  万兴坤

  按家乡的习俗,在农历年即将到来之前,家家户户要洒扫除庭,干干净净迎新春。今年也不例外,妻子把家里的卫生搞得窗明几净,还动心要处理掉衣柜上摆放多年的那台十二英寸老式金星彩电。我说,这是你娘家的嫁妆,是我们结婚的见证,你舍得“扔”吗?她心里很矛盾,犹豫了一阵子,便说,那就作为“古董”留着吧!

  提起嫁妆,妻子百感交集,妻子有三个哥哥,在家她排行最小,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中学是在上海七宝中学就读的。初中毕业时,考上了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专班,但放弃了。高中毕业,从梅陇应征入伍,来到驻青海的部队服役。由于气候不适应,到西宁就出现高原反应。儿行千里母担忧,一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姑娘,一下到了西部边远艰苦地区,父母总是放心不下。在她参军的第二年,父亲从上海专程到西宁看望女儿,途中因遭遇洪水阻隔,只好绕道周转,路上千辛万苦,走了十来天才到部队驻地,父女得以相见。后来,她考上了解放军总后军医学院。1985年,是她军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在医院实习时,带她的老师是我的好邻居,我叫她嫂子,她的爱人和我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亲如兄长。他们两口子为我们牵线当红娘,搭起了鹊桥。同年十月,我的准岳父岳母,要来北京看看女儿和未来的女婿。但还未见面,他们已把嫁妆准备好了,一块带来的有金星彩电、海鸥牌相机,同时还托运来凤凰牌自行车,以及大包小包的绸缎被面,等等。我的邻里们见了都很羡慕。那个年代,这几大件都是上海名牌产品,我们经济条件不允许,即使有能力,通常也难以买到。她家靠她父亲一人挣工资,老人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给女儿添置嫁妆。到了年底,我们办了婚事,妻子留京工作。其实,那时我们在生活上并不依赖父母。双方父母把我们抚养长大,今后的路靠自己去打拼,而父母事事为儿女着想、操心。那台海鸥相机,为我们留下了岁月的记忆。那台金星彩电,伴随我们十余年,直到第二次搬家才更换新的。那辆凤凰牌自行车成了我的重要交通工具,遗憾的是,没过几年被窃丢失了。现留下的只有那台老彩电和相机了。

  父母之爱是无私的,且从不图回报。当我们有了孩子,岳母专程来京帮我们带,直至上幼儿园。2006年,岳父身患重病,妻子来沪照顾父亲。一个多月后,父亲生怕耽误女儿的工作,说自己感觉好多了,也有了食欲,让她先回去。可在她刚回北京的第二天,岳父却撒手人寰,妻子至今后悔不已。妻子的嫁妆,不仅是我们婚姻的见证,也见证了父母的儿女情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家装之窗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听沈寂聊前尘旧事
精神年货更有意义
素净养心功德林
冬日负暄
错位(外国幽默)
微信
美味砂锅头
嫁 妆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嫁 妆 2016-01-22 2 2016年0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