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6月份人民币汇率跌幅较大,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6月底为95.02,较5月末贬值2.19%。一个重要因素是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导致全球外汇市场动荡,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导致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汇率较中间价大多偏向贬值方向,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贬值。
从上半年的情况看,人民币汇率指数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小幅贬值。6月3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上年末贬值5.86%。从几个主要汇率品种看,美元兑人民币虽然创了今年新高,接近6.7,但其实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上半年上涨了2.49%,幅度并不算很大,主要是人民币对非美货币贬值幅度较大,尤其是日元对人民币上半年升值了19%,加元升值9.7%,欧元升值了3.7%。当然,人民币也不是对所有货币都贬值,人民币对英镑上半年升值了8%。
央行网站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分析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贬值的原因,主要是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一方面,中国企业外债去杠杆仍在延续,“走出去”意愿进一步升温;另一方面,国际上美联储加息仍存在不确定性,以及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一些境外投机势力加杠杆做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货币,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贬值压力,外汇市场整体呈现供小于求的局面。
同时,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还与基期因素有关。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以2014年12月末为基期,定为100。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2005年汇改时累积升值35.2%,人民币汇率正处于高位,并不反映真正的均衡水平,出现一定回调是正常的。如果从长期视角,比如从半年度、年度甚至更长时间段移动平均值来观察人民币汇率指数变化,人民币汇率指数的稳定性会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