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金镶玉大师曹平工作室,一件和田籽料玉雕《乐道钟馗》引起了我极大兴趣,无论从构思到作品呈现,充分体现了曹平吐故纳新、博采众长的创作思维。
玉雕《乐道钟馗》(见图)是选用上等和田籽料巧雕而成,完成后的作品有15厘米高。作品一改传统的表现风格,用了时尚略带俏皮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将一个凶神恶煞的钟馗表现得可爱有趣。钟馗手中已没有宝剑或扇子,而是左掌托着金元宝,右掌托着一个酒杯,满脸舒适适宜的神态。由于材料和构图的需要,钟馗的左手臂被夸张地放大,手臂上有一个嬉皮笑脸的小鬼,小鬼背着钱袋,手中拿着一串铜钿往钟馗的大袖口里塞。钟馗右后处也有一个做着鬼脸的小鬼,好象是在为钟馗挠痒,右手拿着两串铜钱,暗中也在给钟馗塞钱。钟馗右脚夹着第三个小鬼,这个挤眉弄眼的小鬼,双手托着酒壶,侧目看着钟馗右手上的酒杯,时刻准备斟酒。
钟馗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神之一。相传,中国的唐朝(618-907年)时期,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鬼。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皇帝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山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我就从事捉鬼的事。唐玄宗从梦中醒来后病就好了。于是他命令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下来。此后,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渐确立。
钟馗信仰在汉族民间的影响既深且广。人们在春节、端午、开工、开盘、开地、开业、开庙、开台、谢土、乔迁、庆丰、婚寿、祈福以及其他重要庆典活动时,都会悬挂钟馗画像和举行傩舞跳钟馗表演,常会有艺师打扮成钟馗的模样戴傩面具、着官袍、手持蝙蝠和宝剑跳傩,有迎福纳祥、人寿丰年、祈福除邪、镇宅佑安之意。
旅居海外多年的曹平,目睹了海外华人对钟馗的狂热程度,所以在他的玉雕作品里,也曾多次创作了关于钟馗题材的作品。因为有这个缘由,今年曹平又再一次创作了和田籽料玉雕《乐道钟馗》,并且采用了欢快、洒脱的表现手法,把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的钟馗与三个小鬼有机地相组合,这样的组合使整个画面活泼可爱。因为玉雕采用工就料,所以创作过程也在不停地改变和调整。当曹平出坯时,发现按正常比例,钟馗的左手处会浪费很多玉料,灵机一动的曹平干脆按料把钟馗的左手臂放到最大,小鬼从钟馗的腋下放到了手臂上,就这么一调整,整个画面鲜活生动,手臂上小鬼与其他两只小鬼可以雕刻成一样大小。同时解决了钟馗右后侧小鬼手中两串铜钱巧雕的位置,用籽料外面黄色皮壳巧雕两串金黄色铜钱,巧妙合理的布局,让两串金黄色的铜钱给白色立体圆雕《乐道钟馗》彰显出无限的艺术魅力。
传统的钟馗与小鬼的结合基本上钟馗是高大上,小鬼盘缠在钟馗的脚边,很少有小鬼上身的。这次玉雕《乐道钟馗》曹平在布局时,钟馗身边不多不少有三个小鬼,三个小鬼取三,三人合起来为众,意为众志成城,勉励进取;三个小鬼送钱递酒,表面现象可以理解为行贿受贿,其实钟馗作为民间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曹平用这种手法表现民间生活美好,丰衣足食。钟馗背着葫芦,腋下停着蝙蝠,喻以福到,福从天降、多子多福。这件作品意寓:纳财送福,钟馗为大家送来财运和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