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办公室白领好,还是自己创业好?上海年轻人心中的天平,正在从前者向后者慢慢倾斜。来自创新创业大赛的数字,让人欣喜,白领创业占创业者的比例高达58.3%,这表明上海的“白领文化”正在被日益蓬勃的创业激情所取代。38岁是创业高峰,30-40岁的创业者最为集中,占到一半以上。企业高管、跨国公司从业者、科研人员都是活跃热情的创业“新生代”。
相比其他城市,在沪科技创业者的国际化特征十分明显。2016年,海归创业者参赛数量较往年增加了20%,超过五分之一的创业者具有海外背景。而欧美、韩国、新加坡等外籍人才在沪创业人数呈爆发式增长。例如,位于杨浦创业天地的Innospace众创空间集聚了一批韩国创业团队,包括韩国留学生在沪毕业并创业,以及受韩国中小企业局委托孵化的创业团队等。
与此同时,上海创业者大都瞄准“硬科技”,不少创业企业的核心技术紧跟技术前沿,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VR技术、机器人技术、高端芯片加工、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等,还有的涉及无人机侦探、雷达预警等独特技术领域。依赖与众不同的创新技术和国际化的创新视野,上海创业者不仅在全国更在国际上越来越耀眼,越来越获得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如上海流利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第一个被全球顶尖互联网孵化器Y Combinator录取的中国大陆团队。
据了解,高涨的创业热情与上海日益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密不可分。目前,上海已构建起覆盖中小企业成长全链条的支持体系,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需求“精耕细作”:创业苗圃计划,支持未成立公司的创业团队;完善创新资金政策,扶植营收少于3000万元的初创期企业;科技小巨人工程,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一年来还为科技创业企业减免税收合计26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