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虽然当前距离歌剧主人公田玉梅身处的长征年代已经过去了80年,但田玉梅代表的那些革命先辈身上所闪耀的对党的无比忠诚、对理想信念的无比坚定、对流血牺牲的无比豪迈,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像田玉梅那样的优秀共产党人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绝对忠诚于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绝对忠诚于理想、信念和党的事业。同时,我们要努力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式,着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滕建勇:作为彰显学校艺术实践特色的传统优秀文化品牌,《党的女儿》是学校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有益探索。校党委还将《党的女儿》作为“两学一做”的生动教材,与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生活等党员干部教育活动相结合,使党员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党的女儿》也是推动文化育人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
“杜鹃花呀,杜鹃花,花开满坡满山洼,心似火焰红彤彤,身似白玉玉无瑕……”昨天下午,上海师范大学隆重上演红色经典校园版歌剧《党的女儿》。除了两位特邀儿童演员,其他人物均由上师大学生出演。市教卫工作党委中心组与上海师大党委中心组开展联组学习,与高校师生党员代表共同观看此剧,并作为上海教育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剧情的展开,一下子把观众们带回到长征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求解放的峥嵘岁月。
重温历史 洗礼思想
《党的女儿》是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民族歌剧,1991年,由总政歌剧团首演,成为红色经典。该剧讲述了共产党员田玉梅为了保住红军游击队革命火种而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校园版歌剧《党的女儿》由上师大音乐学院师生共同改编,主创人员为上海师大音乐学院党员教师,主要演员均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今年暑假,该校音乐学院师生们冒着酷暑精心排演,呈现了一场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的艺术盛宴。该剧从8月底入学新生军训时成功试演以来,引发师生强烈共鸣。
上海师大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金国忠介绍说,今年7月1日,音乐学院庆祝建党活动的一项工作就是为《党的女儿》海选学生演员,学生们积极报名参与选拔,其中不乏多位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学生。几位即将毕业的学生,也不愿放弃选拔机会。
作为总导演,上海师大音乐学院声乐系张春良教授已经三次执导《党的女儿》。8月底试演前夕,张春良不幸摔伤,手脚行动不便,但他仍带伤坚持排练,深深感动了剧组的所有师生。张春良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每次排演感触良多,一方面是被歌剧本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另一方面是被同学们的坚韧和努力所打动,这让他更坚定地要把余生奉献给终身热爱的教育事业。
讴歌英雄 向党靠拢
剧中饰演桂英的ABC三组演员,因为剧情需要,排练中有很多跪着表演的情节,被同学们戏称为“跪英”。一次次走台,一次次下跪,许多人的膝盖和手肘都出现了大块淤青。
上海师大声乐专业研究生陈虹娇在剧中饰演田玉梅。她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自己始终怀着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崇敬之情。伴随着对剧本的逐步理解,她深切意识到,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无论在动作上还是思想上,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才能展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渐渐地,我觉得党员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舞台上我不仅是党的女儿,学习生活中也要成为党的女儿。”
饰演桂英的一位演员田晓彤是个体质较弱的女生,排练中即使戴着护膝也会在一次次下跪中把膝盖和手肘磕得伤痕累累。尽管疼痛难受,但她看到同样饰演桂英的党员同学刘乐然从不抱怨,晓彤也被她的精神所感染,咬牙坚持。
饰演田玉梅和马家辉的均是学生党员,饰演桂英和七叔公的都是入党积极分子。剧组里有4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也占了八成,还有多位同学在排练过程中深受触动,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大家的共同心声是要以实际行动争做“党的女儿”。
据悉,校园版歌剧《党的女儿》将纳入“上海市高雅艺术进校园”高校扶持剧目。11月起,该剧拟在本市高校巡演并赴京交流演出,将成为上海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生动缩影。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