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开会前,朋友圈议论哪些具有杭州元素的菜肴会入选。毫无疑问,最简单的办法,是从1956年有关部门划定的“三十六道杭州菜”中找,比如西湖醋鱼、干炸响铃、龙井虾仁、西湖莼菜汤、杭州酱鸭之类,就成为“妄议者”视野之中“标配”的一部分。
大概是自己喜好,我想到的是蟹酿橙。
可是,在“三十六道杭菜”里并没有蟹酿橙这道菜。也就是说,蟹酿橙不是典型的杭州菜。既然不是杭州菜的代表作,它会被主其事者相中吗?老实说,我没有什么把握。但私衷相信,应该会,依据是:这道菜,江南风物;贴近自然;动物植物合作;形式感强;品尝方便;美味天成……结果,有渠道消息传出,国宴当中果然有蟹酿橙这道菜。
蟹酿橙是什么菜呢?我们看三个字中有两个是大家都认得的食材:蟹和橙。按照坊间一般的烹饪理念,这两样东西决无可能合流。或说,冬瓜盅不就是与之类似的菜肴吗?是,但冬瓜是蔬菜,里面的瑶柱、火腿等等主荤,荤素搭配得非常和谐。我们不能说水果一定不能入菜,但与蟹虾鱼蚌治于一炉,风险系数很高,成功的案例不多。
蟹酿橙的“酿”,是一个很能令人激发想象力的词,其从酉,从襄。“襄”意为“包裹”、“包容(异物)”。“酉”与“襄”联合起来,本义为用谷物包裹酒曲的办法造酒。没有见识过这道菜的人,无法理解蟹怎样会去酿造甜橙,只有吃过的人,才会豁然开朗:哦,原来“酿”还有一个义项——包容。它在蟹酿橙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体现。
可是,我们还是不懂:明明是橙酿蟹,次序怎么颠倒过来了呢?
这种事情,在中国菜肴当中经常发生,不足为奇,比如杭州菜中的名馔虾爆鳝,应该以鳝鱼片为大部,是主角,但写出来,虾的地位却在鳝鱼片之上;又比如陕西名点肉夹馍,明明是馍夹肉嘛,没用,约定俗成,若换成我们自认为聪明的叫法,反而让吃客不知所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蟹酿橙的基本做法是:选当季成熟的大橙子,把顶部四分之一处切下,留用毋弃,挖掉内瓤(剜橙肉时用剪刀剪断橙瓣筋膜),保留一些橙汁;挑选优质阳澄湖大闸蟹,剔取蟹黄、蟹肉,并肥膘丁、荸荠、蛋液、姜末、料酒、醋、盐等放到挖空的橙子中,用切下的橙子顶部盖好,封口;然后放到蒸锅或笼屉里,约蒸30分钟,即成上席;用小匙伸入橙中舀起进食,其情形,仿若吃一盏焦糖布丁。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蟹的鲜活,橙的甜美,融于一体,就是这个味。其他的话,不必多说了。
更重要的是,橙子还有除腥醒脾、和胃降逆之功。古人即使有点奇思妙想,也不是只重形式的无厘头。
蟹酿橙看上去像是创新菜,其实不是,可以说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菜。最早著录这道菜的,是南宋人林洪,他写了一部书叫《山家清供》,是关于饮食烹饪方面的专著,千百年来备受餐饮界人士的推崇。
《山家清供》“蟹酿橙”条记:“橙大者截顶,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实其内,仍以蒂枝顶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加苦酒入盐,供,既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因记危巽斋稹赞蟹云:‘黄中通理,美在其中;畅于四肢,美之至也。’此本诸《易》,而于蟹得之矣,今于橙蟹又得之矣。”文章对于蟹酿橙的制法,记叙綦详。今人运作,大都因袭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