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参赛的项目的名称中,不难看出上海警方这一年深化改革的探索脚步:外国人证件业务“单一窗口”、支付宝手机APP远程申请互联网平台窗口注册、涉税犯罪大数据情报导侦新模式、“F1”安检流程+“一查通”系统+升级版道口查控新模式、实有房屋电子室号牌推广与应用、出入境接待大厅流量实时监控引导系统……据介绍,这些警务微改革、科技微创新,是从全市公安机关近百个申报项目中筛选而出的。可以说,它们是上海公安深化改革的缩影。
上海的公安改革,核心是补短板,提升能力。不仅交通管理存在短板,其他领域短板同样存在,这其中很大因素是受警力限制。在上海这个人口突破2400万的特大型城市,要让运动式的执法管理变为一以贯之的长效机制,仅靠人力不现实。科技的助力,机制的革新,把有限的警力高效地投入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从而提升执法能力和效率,这是唯一出路,也是改革方向。
刚刚过去的国庆之夜,前往上海地标人民广场、外滩、豫园、新天地的游客众多。晚上9时许,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指挥长蔡立新紧盯着指挥室屏幕上数字的变化。这是上海市公安局研发的客流监控及预警指挥平台:依托各类高科技手段,平台通过信号登录数计算人流量,分析人流趋势。此前公安部署的警力、制定的预案,都将按预警信息梯度采用。随着电子屏幕切换,一个个单兵警力的姓名、警号、所处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现、移动,后台指挥如臂使指。
预警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首要环节。与过去凭经验管理不同,“人力+科技”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新的惯例。
从人流、车流管理到打击破案,“大数据”的投入与运用让上海公安在实战中更科学精准。上海公安在全国率先创建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整合共享公安内外海量数据信息资源,研发应用超级搜索、超级地图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刑事犯罪活动的精确、深度打击。随着刑事侦查技术的进步,上海去年命案破案率达到100%。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态势,上海市在市级层面设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并由市公安局牵头,联合通信、金融监管等部门共同组建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实行防范、打击、治理一体化运作的实战机制,构筑起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防火墙”。
但如果认为这个平台只是局限于电信诈骗一种犯罪的打击,就过于狭隘了。“平台凝聚了现代警务机制升级版建设和刑事侦查核心战斗力建设的智慧与创新,是上海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白少康表示,要依托平台推动刑事侦查工作转型升级,加强公安资源与金融、通信行业资源,以及海量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大数据建模应用由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向刑事案件侦查整体拓展,建立健全具有上海特色的打击犯罪新机制。
科技的应用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便利。明天一早到香港签合同,今天晚上还没办签注,怎么办?24小时自助式签注机,1小时就能办好。因电动车丢失而到派出所报案,市民曾先生留下手机号码后,很快收到公安部门发来的案件编号,凭借身份证和编号,就能登录上海市公安局门户网站“阳光警务大厅”实时查询案件办理情况,还能对办案过程打分评价。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