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史蒂文·赛尚
Andrew Boyd(安德鲁·博伊德) 姜小龙
  Andrew Boyd(安德鲁·博伊德)文 姜小龙 译

  只需稍加思索,你会发现电子数码照片背后隐藏的技术并不复杂。电子摄像如同在一个巨大棋盘每个交点涂上颜色,从远处看,类似于一个数字图像。作为一种画派,点画法发展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具有精准尺寸的绘画技巧,从随意的印象派分离岀来。实际上数码摄影是随着数字计算机发展而发展。尽管数字摄影创意非常简明,但是将创意变成实用技术,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1973年,23岁的史蒂文·赛尚开始为柯达公司工作。他的老板给他一个贝尔实验室新款产品,该装置可以将光线照在棋盘上的像素转换成电子信号,并且可以修改电子信息。上司问他,该技术有助于数码摄影吗?

  与那个年代的年轻研发工程师处境相似,领导既没有给出研究方向,也不提供科研经费,只是要求他研究是否能将该技术派上用场。当他琢磨如何使用这项技术时,脑子突然闪出一个新想法,为什么不从头开始,发明一个没有移动零件的全新照相机?一个照相机能捕捉图像,将其以数码图片格式存贮下来,并且将数字图像在电视机上显示出来。与两位很有天分的技术员一起,他们整理出实验室后面一块空间,开始了研发工作。他们废物利用,不断尝试。不到一年时间,他们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数码相机,赛尚称之为便携式数码相机,与家用烤面包片机大小相似。

  而后赛尚开始在柯达公司内部演示数码相机,并认真准备回答技术问题。但是没人关心任何技术细节。问题聚焦在技术的影响方面:为什么要在电视上看照片?数字照片如何存贮?电子照片影集是什么样的?值得注意的是,70年代中期,首批个人电脑刚刚问世。

  其实在柯达领导层提出问题背后,他们最关心的是,数码相机是否会冲击当时柯达高利润的胶卷市场。柯达产品没能和技术发展与时俱进,使得它从一个曾经等同于今日苹果和微软一样的巨无霸公司,变成一个在昔日辉煌外壳下的企业。

  从历史角度上看,赛尚成功时,摄影技术发展方向并不确定。数码技术主导摄影行业并非仅仅取决于数码相机自身发展,而且与分享图片技术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可以掏出只有5盎司重的智能手机,拍出一个高分辨率的照片,只需按一个键,通过无线网络,可将其传送给远方友人。赛尚当年所作所为只是“将食物送到嘴边”而已。正如赛尚所言:不论研发任何产品,不仅要关注你的发眀,而且要关注相关技术是否与你同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大购网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摩登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家装之窗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艺术家具专版
史蒂文·赛尚
自设的价值尺度
秋色
顾也鲁二三事
绍兴柯桥(油画)
争气
独树镇“独树一帜”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史蒂文·赛尚 2016-10-28 2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