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以专业房地产法律服务为特色的上海市申房律师事务所创立。随着国家住房改革的启动,房地产市场化替代了原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再加上旧区改造和市政建设的遍地开花,产生了大量的法律纠纷。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对律师的需求尤为迫切。申房律师团队,认真探索房地产法律服务的新路子,勤勉履行律师责任,自觉维护律师职业声誉,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申房律师事务所已成为专注于房地产法律服务的品牌律师事务所,其律师团队中的律师均毕业于全国著名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极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和丰富的诉讼经验。经过长期实务操作经验的累积,每位律师都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房地产法律服务技能,同时又各具特色,凭借着丰富的办案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在房地产法律服务的领域内游刃有余,驾轻就熟。有的擅长房地产项目的非诉服务,有的擅长商品房、二手房买卖、房屋租赁、公房出售纠纷的诉讼代理,有的擅长为企业动拆迁提供全过程的服务,有的擅长为弱势群体中的平民百姓提供动迁法律服务,有的擅长婚姻、继承中房地产法律服务,还有的擅长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诉讼代理。
这20年来,申房律师事务所所在业务发展的同时,还致力于服务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其间受益的老百姓多达数千人,有老年人,也有残疾人等。一位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所住房子被再婚老伴的儿子“偷卖”给了别人。在接手这个案子后,申房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多方奔走调查,查阅相关笔录和材料,历经艰难曲折,向法院提供了详实、确凿的证据,法院采纳律师的观点,判决老人的老伴在生前与其儿子和孙子所签订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为无效合同,使老人得以继续住在这套房屋里安度晚年。
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所,发展到如今在百姓和企业心中的品牌所、知名所、放心所、良心所,上海市申房律师事务所在“法律服务百姓的践行之路”上走出了不平凡的成效。为了回馈社会,律师事务所主任孙洪林告诉记者,筹备已久的“申房法律援助基金”近日成立,先期投入50万元,主要针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例》《上海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等规定的法律援助对象的条件,但实际上又确有困难的《新民晚报》读者,如年龄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障人士、身患重病的病人等,进行援助。所里每位执业律师每年至少承办一起申房法律援助基金援助对象的案件,承办案件的费用由该基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