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忆恩师二三事
伍汉霖
  伍汉霖

  60年前我从上海水产学院(今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生物专业毕业,作为学校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我们随即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不久后,朱元鼎先生提出要我去海洋渔业研究室作他的助手和秘书。朱元鼎先生是国际著名鱼类学家、上海水产学院院长,当好他的助手,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也是我工作的主要职责。

  先生待人接物十分和善,刚来水院时,在住所去办公室途中、在校园内散步,不论遇见其他老师、职工或同学,如果对面相遇,不管认识与否,老远就把戴在头上的礼帽轻轻举起,向来人致意,日久成了校园“一景”。

  我校搬迁厦门后,先生被任命为厦门水产学院革委会副主仼,并接受福建省科委“调查福建省鱼类资源,编写《福建鱼类志》的科研课题”。从一开始,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1976年,朱老已年逾八十,不顾高龄体弱,在女儿陪同下奔赴厦门主持《福建鱼类志》分工协作会议,使该志编写工作及时启动。其后,他在沪通过写给我们的书信,指导我们在闽如何开展鱼类标本收集,如何协调协作单位之间的事宜,编写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对我们充满期望,细致入微地指导我们研究,关心我们业务水平的提高,谆谆教导我们做人之道,并经常提醒我们要注意身体健康。

  自1974年至1980年,朱老亲笔写来16封信,每一封都弥足珍贵。但是从信中也可看出先生的健康状况并不好,如“早想写回信给您,但我自4月份以来一直身体不好,消化系统出毛病,时泻时闭塞,胃亦不宁,嗳气甚剧,诊治之后,时愈时发,似已成了宿疾,无可奈何”“我入夏以来,身体不太好,尿糖高达3+至4+,所以时常头晕、脚软,现在中西药都在服用,但罕有效果”“由于我最近尿糖甚高,又突患背痈新疮,体况不好,所以这次青岛碰头会恐不能去参加了”“我近来身体不太好,时常脚痛、耳痛和牙痛,尿糖情况较前差些”。可见朱老一直带病工作,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为了及时完成《福建鱼类志》的撰写和出版,可以说耗尽了朱老精力和体力。

  朱老对我们的关怀充盈师生之谊,严厉之中不乏关爱,有时我们向先生汇报工作,结束时临近中午,他就会邀请我们和他共进午餐。1977年8月,我从西沙群岛采集标本回厦,同事来接,由于操作失控,人、车和标本全部翻入深水养殖池塘,身受重伤。朱老获讯后即致函慰问,写道:“知道您已于月初返厦门,在同小李骑车取行李路上,遭到翻车,撞在石阶上还跌入池中,幸尚能挣扎爬起,真是吉人天相,转危为安。这次虽伤势甚重,幸未折骨成残,诚是不幸中的大幸,不胜欣慰之至,希您继续好好地休养,为要为嘱”。

  今年是朱老诞辰120周年,重读这些凝聚着关爱的信件,想先生当时必定是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工工整整写成。

  1986年11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著名鱼类学家成庆泰教授来沪治病,专程来看望朱老。朱老这时身体已十分衰弱,每天上午穿戴整齐后,除有时在沙发稍事休息外,大部分时间喜欢卧床。成老亦八十有余,行动不便。他们相互谈及数十年来合作研究的往事。临别时朱老送成老出门,在门口他们二人自知来日无多,此次一别,将为永诀,两人相拥而泣。回想当时情景,我亦十分伤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会刊
   第A17版: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会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军界瞭望
   第B05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6版:战例/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8版: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B10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广告
回忆恩师二三事
他站在高处
御寒
银满金地
山村夜色
轩窗牧云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回忆恩师二三事 2016-11-28 2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