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且听高晓松《晓松奇谈》。
海明威单腿写作吗
在美国,听到Key West,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海明威。美国人太崇拜海明威了。海明威最喜欢的地方,一个是法国,另一个是长得很像法国的Key West。
海明威住的地方是很朴素的两小栋房子,一小栋房子里有餐厅、卧室和一个会客厅,另外一小栋就是他写东西的地方。这个地方我要跟大家澄清一下,过去看文艺青年始祖海明威的传记,都说他是站着写作的,所以大家都特崇拜,觉得这海明威多特别,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六点钟就开始站在那儿写,写到中午,而且说得神乎其神。至于为什么他要站着写呢,说是因为他这个人就是这么简练。人都有一种毛病,一旦谁成了英雄,咱们就要把各种各样的传奇包装到他身上,事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我还听说过更邪乎的,说海明威是单腿站着写作,可我当时居然相信了,而且我也试过,早上起来我就单腿站着,可我单腿站着啥也写不了,更没法弹琴。所以我去海明威故居的时候,特意仔细看了看,找他站着写作的那个书桌在哪儿,看了半天并没有,那里都是正常的书桌和凳子,我还问人家,这单腿站着写作的地方在哪儿?人家都说没有那回事。海明威故居里有一个老头,我每次去都是那个老头给大家解说,他还是义务的,把海明威讲得特别特别神奇,但就连他也不承认海明威有站着写作的这种习惯。
所以我怀疑是这样的,可能海明威很年轻在巴黎的时候,估计他想耍范儿,因为在巴黎大家都得耍范儿,毕加索也耍范儿,所以海明威就单腿站着写作,但是他到Key West的时候,已经上了岁数了,所以肯定是不能单腿写作了。
不管怎么说,反正在海明威故居里面待着,我觉得还是很美好的,大家如果到Key West,一定要到海明威的小院子里徜徉一下,感受一下大师的光辉。
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海明威是美国人民最最崇敬的作家,也是美国人民心目中最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为什么呢?我在这儿多说两句。其实美国的大作家有很多,福克纳,还有菲茨杰拉德,前两年有一部电影叫《了不起的盖茨比》,原著小说就是菲茨杰拉德写的,文笔简直优美极了,辞藻非常漂亮,大家要是练习英文写作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海明威差不多从高中毕业开始,这世界上的战争就没有他不去的,这哥们太厉害了,真正体现了一个大作家的那种勇敢,他就是一定要去看看人类正在打的仗是什么样的,他就是典型的美国硬汉。
“一战”的时候,到处都招志愿兵,杜鲁门就是那时候被招募的,连农民都去参战了,海明威就志愿去意大利战场,但他的视力不太好,打枪的活儿干不了,就当救护兵。后来英勇地去救一个意大利士兵,结果一个炮弹炸了两百多片弹片在他身体里,海明威一直到死,身上都带着几十片没拿出来的弹片,就是这次负重伤留下的。
西班牙内战海明威也去了,大家都知道西班牙内战全世界左翼记者全去了,说是当记者,其实也都跑前线去了,大家都觉得我是反对资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都觉得自己最光荣,海明威也是。
海明威“二战”中来过中国,听说在成都的一个省委大院里,还有一个“海明威故居”,海明威著名的《丧钟为谁而鸣》就是在成都写完的,而且海明威还带着新婚的妻子到重庆见过蒋介石和宋美龄,他觉得自己代表美国媒体而来。为了让海明威帮忙正面歌颂抗战,国民政府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过他到处找共产党,但始终找不着。最后特别有意思,他在江边散步,突然有个荷兰女人跑过来说,大师,我受共产党的一个叫约翰·奈特的人委托,约你明天见面。这约翰·奈特很多人都知道,是周恩来同志的英文名字,其实就是淮安话发音的周恩来。海明威特别激动,太好了,终于见着共产党了。于是第二天,这个荷兰女人带着他穿过菜市场,一路左拐右拐,又摆脱国民党的特务等,终于把海明威带到一个地下室,见到了约翰·奈特。他当时跟约翰·奈特坐下以后,就用法语交谈,两人相见甚欢,而且约翰·奈特同志给海明威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海明威后来还访问过苏联,还曾经跟着轰炸机去轰炸过德国,轰炸机还坠毁了,他又死里逃生了一次。总之,他是标准的美国人民最热爱的尚武的硬汉。
海明威14岁就冲上拳击场被人打得红毛绿眼的,自己还特爽,他一生受伤无数,光脑震荡就十几次,做了二十来次手术,两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自己的讣告,就是别人都以为他死了呢。写完《老人与海》,海明威感觉还是不能抒发豪情,于是从Key West又跑到非洲去了,到了非洲又两次坠机,死里逃生,所以大家知道他后来还有著名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就是在非洲的经历。就是这么一个传奇的人,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特别能作死的人,所以他真的死了的时候,JFK(肯尼迪)还给他写了一个巨长巨长的讣告。
他写的东西当然是特来劲,简短有力,尤其是《老人与海》,完全是坚定的美国精神,他在《老人与海》里写过一句被所有美国硬汉奉为座右铭的经典名句——一个男人可以被摧毁,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其实是真事儿,当然没那么夸张,海明威确实曾经出海捕过鲨鱼,而且他亲手去拖那鲨鱼,准备拿手枪把鲨鱼打死,结果一枪打自个儿小腿上了,这哥们的眼神看来确实不太好,然后负着伤自己徒手跟鲨鱼搏斗,书中写的这段是海明威的亲身经历。在非洲也是,坠完机大家都以为他死了,结果他看着报纸喝着咖啡,哈哈大笑,结果后来又坠了一回,摔得肝脏破裂,晚年他还得过肺癌和皮肤癌。
另外,古巴革命海明威也去了,还跟卡斯特罗成了好朋友。后来海明威的古巴故居揭幕的时候,卡斯特罗还亲自去剪彩。所以海明威回美国后,中情局一直想要调查他,再加上他又去过苏联,FBI还怀疑他是间谍,跟克格勃有联系,就是一通折腾他。美国到了战后的麦卡锡时代,到了开始迫害左翼作家的时候,海明威干脆就隐居起来了。
但其实海明威是非常受不了平静的生活的,你想他本来能上大学的,就为了去打仗,大学也不上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就这么一副性格,一定要在激荡的革命中,或者在离婚和结婚中,在各种各样喷溅着荷尔蒙的生活中,他才能找到自己。可见大家要想当伟大的作家,自己最起码要先撞撞墙,拿门槛练练手什么的。
海明威自杀前的那些年,世界已经不是他习惯的那样了,巴黎已经再也没有当年的迷惘的一代、垮了的一代也已经过去,整个世界进入到一种对他来说肯定是特没劲的状态,冷战对所有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来说,确实是特没劲的时期,所以海明威特别颓废,最后选择了自杀。
如果你去Key West的海明威故居,那位义务讲解的老头肯定会告诉你,海明威就是在这张餐桌,坐在这个椅子上自杀的,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枪是怎么拿的,对着哪儿,搁嘴里还是怎么样,但实际上海明威并不是在Key West自杀的,他最后是在爱达荷州的家里自杀的,这是正史明文记载的。那位老解说员估计是太爱海明威了,所以在自己的脑子里编好了一个关于海明威的故事,有意思的是他还指着那餐桌说,你看这桌子上是不是还有血的痕迹,然后就真有游客趴在那桌面上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到了旅游景点千万不要听导游瞎说,大家最好还是自己事先多看点书。
(摘自《晓松奇谈·世界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