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学校接孙女,稍早了些,我便在路旁边等边练起身子做起操来:抬手、伸臂、扩胸——突然,一个同样来接孩子的大嫂撞到了我刚刚伸开的手背上。她没有气恼,没有指责,而是以笑脸连连向我打招呼:“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迅即收起身子,停下动作,羞愧地道歉:“说‘不好意思’的应是我!”是的,学校门口,公共路道,又是家长接学生的高峰期,我怎能不识时务在这里“舞手划脚”呢?
这大嫂的举动让我好生感动。生活中,确实有些事,一句招呼,就能化解。譬如,家里的电器常出故障,店家来人修,妻总要说声“不好意思,麻烦了!”修机的也客气回复:“不好意思,还是机子质量有问题,换一台吧。”一次做客,我刚坐下便连椅子带人坍了。我以为自己太胖又坐法不当,爬起直向友人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友人也忙赔不是,说椅子已有的坏了,“不好意思”的应是他们……
甭管孰对孰错,一句“不好意思的是我”总不会错。简单一句话背后,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度量、修养、聪慧、品德。既化解了矛盾,减少了烦恼,又增添了和谐欢乐的气氛,这有多好!反之,得理不饶人,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不用多说罢!而能从对方的“躬”“薄”中反省到自己的不是,诚恳地认错,也是有礼貌、有担当、有希望的表现。
“不好意思的是我。”但愿人们日常碰到什么矛盾,双方能都抱有这个认识和心态,那样,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