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电子纹身由厚750纳米的柔韧超薄膜制成。为形成布线,导电的银丝被喷墨打印到一层膜上,就像平时在织物或纸上打印电路一样。芯片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之类的部件则放置在打印好的导线上需要的部位。完成后将另一层膜覆盖在上面,将电路夹在中间。其中的电子元件不需要焊接。 这两层膜不仅会彼此粘合,它们粘合在皮肤上也不需要胶带、胶水或化学药剂。薄膜能随皮肤自如延伸而不致使电路中断。据研究人员报告,他们纳米片的柔韧度是同类材料的50倍。
家用喷墨打印机打印电路的整个过程可以在室温下完成,不需要无菌的超净室,设备容易制备,生产成本也低。研究人员在一块人造皮肤上测试了他们产品的效果,它在好几天里都能保持功能。当然,他们也表示,如果是用在正常活动的人体上,可能坚持不了那么久。
电子文身技术的潜在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已见过它们用来监测肌肉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跟踪生命体征,还有用作5G无线热点的。团队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是使这些设备制造起来更容易。
对孩子们来说,临时文身可能只是显示其喜欢流氓兔;但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借助它制造出五花八门的可穿戴触摸板,或测量血液中葡萄糖或酒精含量。
该团队的研究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上。
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