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车 不能上牌
近日,市民王先生在普陀区礼泉路上的非机动车上牌受理处,排队申领上牌时,看到了下面一幕。
一位排了几个小时队的中年妇女将自己一辆小型电动自行车推到受检处,不料被告知无法上牌。自己购车发票、合格证等原始凭证一应俱全,而且车辆的重量和结构都符合标准,为什么不能上牌?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款电动自行车不在上海有关部门颁布的上牌产品目录上,无法受理。妇女听后又气又急:店家销售时,可没说这是“杂牌”,不能上牌啊。
还有一名男子,他于2015年底买了一辆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当时没有及时去申领牌照,直到现在才想起去领照,结果也被拒之门外。原因是这个牌子的电动自行车已不在最新的上牌目录上了。
王先生提醒,许多市民在购车、置换和上牌前,应到上海自行车协会等官网上认真核对电动自行车的产品目录,一免上当受骗,二免白白排队几个小时之苦。
为上牌 减肥瘦身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被列入产品目录的一些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也不是在上牌时就可以照单全收,高枕无忧的。
为了帮顾客提升上牌通过率,个别商家“混水摸鱼”,将一些车进行改装,并答应顾客,上好牌照后再改回来。读者刘女士反映,在梅川路上一家售卖知名品牌电动车的商铺里,她目睹一名男子看中一款时髦的摩托型电动车,该车蓄电池高达60伏,最高时速可达35公里/小时以上,大大超过了最高“车速小于等于20公里/小时,且具有脚踏行驶能力”的技术标准。男子担心这款超标车上不了牌,这时老板告诉他:我把蓄电池换成48伏的,时速也调一下,你先去办理牌照,等上好牌后,我再把它调回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帮助顾客顺利上牌,一些电动车商铺的工人,对这种瞒天过海的办法多有效仿,对那些车距、车重超标的电动车进行“减肥痩身”,还有把电动车上的金属护栏、后盖箱拆卸下来,上完牌后再装上去的。
读者呼吁,这种超速、超长、超宽、超重的电动车对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存在隐患,切勿自欺欺人,自作聪明。
换电瓶 忽悠顾客
还有市民李老伯反映,因为担心自己的电瓶车上不到牌,前几天,他骑着挂着临牌的电动自行车,到金沙江路一路边修车铺询问换电瓶的价格。老板“内行”地对他的车查看了一番说,换个电瓶,再把踏脚装上去,肯定可以去换正式牌照。“去买辆新车要两三千元,换个电瓶才300多元,哪个合算?”
李老伯信以为真,真的花钱把电瓶换了。但当他到交管部门去上牌时,却被告知临时牌照的电动自行车既无法重新上牌,而且3月1日起禁止在马路行驶。
李老伯感到上当受骗,找到修车铺老板要退电瓶。这时老板翻脸不认人了,“我又没逼你换,再说电瓶你都用过了,我卖给谁去!”李老伯只好自认倒霉。
据记者了解,对于此前购买了非标车且办理了临牌的消费者,目前自行车协会的会员企业正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让利换购”,消费者可以用非标车换购符合目录管理要求、可以上正式牌照的电动自行车,并可享受折扣。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王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