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方报案的刘女士称,她平时特别喜欢奢侈品包,但不菲的价格让其无法时时“更新换代”。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这个奢侈品租包平台,只要支付一定的押金和使用费用,就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把心仪的奢侈品包带回家使用。
很快,刘女士就在平台上看中了一款Dior的包,交纳5200元的押金后不久,就收到了平台寄来的包。收到包后,她第一时间拍了照,并在朋友圈里炫耀自己新“买”的包。一位细心的朋友发现,这个包和专卖店里的不太一样,“做工这么粗糙,你是不是上当了啊?”
朋友的评论让刘女士不淡定了。她特意将租来的包送到专卖店去鉴定,结果被告知是假包。刘女士带着满腔愤怒向平台客服投诉,但客服表示他们不可能收假货,刘女士又辗转联系上了包的主人,主人执意表示自己借出去的包是真货,现在的包肯定是刘女士自己调换了,并要求刘女士进行赔偿。
刘女士本来就觉得拿了一个假包已经很冤了,现在还要她赔偿,所以觉得被骗了,赶紧报警。
南京秦淮警方目前已介入调查此事,但是因为双方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交易,对包从发货到派送再到收货的过程中的真伪,以及是否被调包都难以取证,责任方难以确定。
发生这起纠纷后,民警又在警务平台里搜索了相关情况,发现这样的事情还不少,不仅有刘女士这样的消费者被骗,而且还有提供包的商家被骗。商家在收到自己的包后,出现了调包的情况。同样面临无法取证的尴尬处境。
针对此类情况,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共享包包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流程设计并不严密,出现扯皮的事情不少,消费者需谨慎对待。如果一定要租包,那么在收件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留下收件证据,防止遇到纠纷时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