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艺术家们紧扣“一带一路”倡议,演绎着“未来的能源”这一主题,用国际语言讲出的“上海故事”,令哈萨克斯坦的观众们如痴如醉。
下午开幕仪式上,多媒体舞蹈《一江春水》借民乐、水墨、旗袍等中国元素向哈萨克斯坦人民展现了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独特气质;女声独唱《玛依拉变奏曲》全新演绎了经典的哈萨克民歌;带有鲜明江南韵味的《茉莉花》由极具丝路风情的乐器二胡演来,别有一番风味;而男声合唱《魅力上海》则带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为本届世博会送上美好祝福。
昨晚8点半,世博园区的能源馆剧场涌入近千名观众。舞台之上,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与哈萨克斯坦国花郁金香交相辉映。
哈萨克斯坦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钢琴与二胡合奏《赛马》便是东西方经典乐器、中哈两国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书韵画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该节目把挥洒写意的书法、刚柔并济的太极,蕴藏在舞蹈与武术的巧妙结合中,一展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魏松的男声独唱《我的太阳》与黄英的女声独唱《我爱你,中国》则分别代表着世界经典与中国精粹。而舞蹈《朱鹮》、杂技《单人艺术造型》都是享誉世界舞台、屡获国际奖项的精品节目。歌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更让在场的中哈两国人民顿生亲切感。刘恋、吴牧野、塔斯肯、陆轶文、张俊逸、帕尔哈提、“力量之声”组合,以及来自上海歌舞团、上海体育学院的表演者们参与了本次上海周的演出。在谢幕歌舞《为明天》的伴奏下,全场观众起身,挥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旗,现场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应中国贸促会和上海市贸促会邀请,上海市文广局代表市政府承担本次中国国家馆日演出和上海周系列演出,该系列演出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导演团队创作执行。这支团队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以来,已是第四次承担世博会相关演出。阿斯塔纳世博会系列文艺演出总制作人张颂华透露,本次演出秉承两大理念——紧扣“一带一路”倡议,呼应上海与阿斯塔纳的世博情缘。
中国国家馆毗邻哈萨克斯坦国家馆,是世博园区最热门的场馆。戴上VR眼镜,参观者首先会经历一场6分钟的视觉冒险。跟随太阳神鸟的羽翼,帮助一位哈萨克斯坦小姑娘寻找未来的新兴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到最后寻找到的核能帮助中亚古国万物复兴,新颖独特的手法与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主题“未来的能源”呼应。银幕背后的展厅,中国首次在世博会舞台上全面介绍中国能源发展主张和成果,中国大型能源领军企业用模型和虚拟技术展示能源领域技术成果。
7月5日,阿斯塔纳世博会将迎来中国国家馆日。阿斯塔纳世博会主题是“未来的能源”,以“未来能源 绿色丝路”为主题的中国馆与其深度契合。来自上海艺术家们,将用艺术表演再一次“打开”古老丝路的壮丽画卷,为这条源远流长的“发展之路”与“友谊之路”书写新篇章。
特派记者 乐梦融
(本报阿斯塔纳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