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健康+/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暑要防 “暑湿”伤人
高媛
  高媛

  7月7日是小暑节气。民间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医学认为,暑多挟湿。小暑后,不仅天气炎热,而且多雨潮湿,往往热蒸湿动。对此,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潘明表示,小暑节气的养生,一方面因外界气候炎热,要避免暑热之邪的侵犯;另一方面,因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人体易受“湿邪”的影响,要注意祛湿。

  小暑时节炎热高温,常常容易中暑。潘明指出,可常按少冲以及太冲两穴防止中暑。据介绍,少冲穴位于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常按揉此穴有生发心气、清热熄风、醒神开窍的功用。而太冲穴则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常按摩此养生穴位有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的功用。

  在预防湿邪方面,潘明认为,可通过拔罐、艾灸、食疗等方法祛除湿气。食疗方面可以选择赤小豆、茯苓、芡实、米仁、绿豆、陈皮、带皮冬瓜、玉米须、藿香、佩兰、罗勒叶等,或煲汤,或煮粥、或茶饮,具有除湿的功效。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潘明提醒,小暑节气不宜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头上。他解释,小区、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若在上面久坐,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

  此外,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习练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养生术,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维D缺乏或致癌 适当补充维生素可预防癌症
隐隐胸痛竟是冠状动脉已堵塞90%
小暑要防 “暑湿”伤人
营养保健品产业迎来创新发展高峰期
什么样的人易招蚊子?主要看体质
新民晚报健康+/新民健康A22小暑要防 “暑湿”伤人 2017-07-04 2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