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代,我与许多小男生一样喜欢折纸飞机,把它甩向高空,欢呼雀跃。在小学中学,我参加了飞机模型制作小组,经常去南京西路的翼风模型商店购买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造”了弹射式、牵引滑翔式、薄型塑翼式的各种小飞机。大家一次次地PK,看谁飞得更高更远;还欣赏它迎风翱翔、时起时伏的柔美弧线。呵呵,乐此不疲!
六十年代初,一首抒写飞行员“蓝天情怀”的新歌传遍神州大地:“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我被它高昂的激情和优美的旋律所激励,时常在校内校外高唱低吟。几年后,区征兵办公室征召航空兵,我写了决心书,还真梦想当一名飞行员哩。
跨入新世纪以后,我N次乘坐飞机腾云驾雾,周游神州,遨游异国。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二百多架飞机及解说,这才了解飞机的发展史真可谓漫长而曲折。我还有幸走进驾驶舱,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中过了一把“驾驶”飞机的瘾。也突发奇想:什么时候才能有“中国制造”的飞机呢?
我曾在央视观赏过电视连续剧《鹰隼大队》,这是为空军建军60周年的献礼剧目。我很喜欢这部军旅片的主题歌《蓝色的梦》,也知道电视剧里飞行员驾驶的是沈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歼-5”。后来,我又在电视里看到了“歼-15”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降落。飞机的总设计师孙聪院士介绍:我们还在研制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歼-31”,它将在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上采用弹射方式起飞……
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成立,我女儿有幸成了其中的一员。她经常加班,出差,洽谈;我也由此更关注中国自主研制民用飞机的进程了。2014年春,新型涡扇喷气支线客机ARJ21(俗称小飞机,可载客七八十位)顺利实现3万公里环球飞行,在北美圆满完成自然结冰等试验试飞。2016年6月,首架新支线客机正式投入航线运营,开启了我国民机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最激动人心的是今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那天女儿与她的同事们都戴着印有“C919首飞”字样的红帽子,在观众席上见证一个辉煌时刻的到来。她不时地发来视频和照片,我转发了一组到微信里,引无数朋友竞点赞……中华民族的“蓝色的梦”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呀!
6月中旬,女儿随公司团队参加巴黎国际航展。捷报传来:中俄两国联手制造的C929远程宽体客机的客舱布置首次亮相,C919的国内外订单已达600架,已经商业运行一年的ARJ21有四百多架订单……以前我国每年要动用巨额外汇,向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购买上百架大飞机,看来这段历史将要结束了,我们翘首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