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两年内第二次到访奉化,上一次是前年秋天。我应奉化三味书店卓经理的邀请,做客他的书店和奉化中学、奉化高级中学。那次我结识了奉化不少乡贤和父母官,其中几位这回又重逢了,包括翌日驱车领我们去桃林看漫山遍野桃花的沈水波,她去英国探访儿子时曾为我带回一本企鹅版的英文《诗选》。
那次讲座之余,卓经理还领我去了奉化城东裘村镇黄贤村,参观了北宋诗人林逋故居。林逋即林和靖,就是那位独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唯喜种梅养鹤的隐士,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据明代张岱《西湖寻梦》记载,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和靖的坟墓,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虽说这样一位隐士是否有故居尚值得怀疑,不过,我乐意造访他的故乡(一说他是杭州人)。林逋的祖父曾出仕钱缪王,与胡尚书同朝,或许也受到这位故乡前辈的影响。
说到林和靖,不由想起他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一则少为人知的故事,说的是林和靖的诗名害死了一个皇帝。1276年2月,蒙古大军兵临临安,不满五岁、才做了一年多小皇帝的宋恭帝在皇太后谢道清(台州人)的怀抱里投降了。当年宋太祖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政权,最后又失于孤儿寡母之手。宋恭帝被押赴元大都,后又转移至元上都。十九岁那年,他获准到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出家,法号“合尊”。从此潜心学习藏文,成为一名高僧和佛学翻译家,并做了萨迦寺的主持。他在藏区生活了三十五年,直到1323年,被元英宗赐死于河西(今甘肃张掖),只因他写了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开几度花。黄金台上客,无复得还家。”密探认为这是鼓动江南人心,并称其为宋幼主在京师所作。
黄贤村濒临著名的象山港,这是东海的一个海湾,纵深六十多公里,是一个理想的避风港,周边是奉化、宁海、象山三个县市。从裘村镇向东南眺望,对岸正是象山的西周镇,看着那模糊的山景,我心头不由一热。象山南田岛是我母亲出生、长大的地方,我父亲襁褓中也被爷爷奶奶从温岭带到岛上,他们在岛上开设商铺或开荒种地,父亲和母亲是在今天称作南五村的村子里成亲的。
虽然我是在台州黄岩出生、长大,但象山和宁波仍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的许多亲戚,还有外公外婆的墓。我的《小回忆》开头两篇,均是对南田岛的回忆。成年以后,我曾多次携家回象山探亲,或乘车、或坐船,这次隔水远眺却是头一回,有着别样的心情。那水面上的一层淡雾,仿佛萦绕在心头的一个旧梦,那会儿,双亲均已去世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