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主演的古装剧《军师联盟》火热上映,他演的司马懿也渐入佳境,而军师祭酒也就是自信能够压制司马懿并能慢慢为曹操收服他的郭嘉,戏份并不多,不为人熟悉。实际上这可是一位“算无遗策”的人物!聪明智慧不亚于诸葛亮,军事谋略甚或更胜一筹。据史书记载,他“胸怀远量,匿迹修行,不与常人交往”,少年时就看出汉末天下不久就要乱糟糟,20岁就隐居,也曾去河北投奔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见其“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就回家赋闲了。
闲了六年,“乱世之奸雄”曹操有个谋士戏志才去世了,让荀彧推荐个新人。荀彧于是乘机把这位颍川小老乡举荐了。曹郭相见纵论国家大事,一聊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一个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一个则说:“真吾主也!”英雄惺惺相惜,那是“行同骑乘、坐共幄席”。曹操太喜欢了,不知道封什么官位才对得起这位“奇佐”,就专门辟设了一个新职位“军师祭酒”。曹阿瞒也真不愧是个文化人,能想得出这样有文化的官名。祭酒,东汉以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这里曹操意思就是以郭嘉为军师之首,首席军师。
时曹操攻打吕布,累得“士卒疲倦”,想退兵。郭嘉说吕布有勇无谋,接连失败了三次,没有锐气了,再抓抓紧猛攻一下,“遂擒布”。就这样,一代战神吕布将星陨落。更神奇的是,他竟然预测了“小霸王”孙策会被人刺杀。当时,曹操正在官渡和袁术对阵,还没开打。孙策想攻击许都从背后插曹操一刀。曹操担心老巢被端。郭嘉说孙策累得灰头土脸才吞并了江东,又诛杀了那么多英雄豪杰,这些豪杰也都是能让人效死力的人。难道就不会有人寻他报仇?而且孙策这个人比较轻率不善于防备。假如有刺客伏击,那他就难免要死于刺客之手。结果,孙策到了江边,还没有来得及渡江,就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杀害。
当然,这位军师祭酒最有名的还是他的短篇“十胜”论。官渡之战前,曹操说咱就两万人马,袁绍有十万人,能打得过他?郭嘉说你有十个地方胜得过他。他造作,你自然,这是道胜。他叛逆天子,你奉顺,这是义胜。他以宽济宽,你纠之以猛,这是治胜。他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任人唯亲,你浑厚精明、用人不疑、唯才所宜,这是度胜。他多谋少决,你见机而行,这是谋胜。他沽名钓誉,你至心待人,这是德胜。他妇人之仁,你与四海接,这是仁胜。他大臣争权、谗言惑乱,你御下以道、浸润不行,这是明胜。他是非不知,你进退有礼,这是文胜。他不懂兵法,你用兵如神,这是武胜。他就是个谋略天才。更具胆识的是力劝曹操“虚国远征”乌丸,彻底荡平北方。可惜他生活习惯不太好,体弱多病还不注意保养老是喝酒,38岁就在行军至辽宁柳城时病逝。
世人或曰郭嘉不亡卧龙不出,不无道理。试想三国,曹魏基业是郭嘉帮助奠定,此后基本未大拓展,就是说没有了郭嘉曹操征伐就不力了,有了郭嘉他就势如破竹,郭嘉若在统一还难吗。再看个人特点,郭嘉敢兵行险着出敌不意,而诸葛一生唯谨慎,宁可六出祁山也不用魏延分兵出子午谷的奇招。两者相比,陈寿说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而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深、通、略、达,看来郭嘉真称得上军师祭酒了。陈寿也不愧是伟大的史家,知人优劣短长,论断谨严,所以能写出《三国志》这样的传世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