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最怕的是要么不来,一来来几辆。日前,“上海发布”披露,正在试点中的智能公交信息化系统,通过车载GPS定位系统和4G无线视频点播技术,可以即时监控每辆公交车的营运状况,对大间隔、车辆超速、新能源车故障等现象,异常预警模块能自动报警、即时反应,及时调度运能,更好地为乘客服务,未来还将全面推广。
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公交车无疑是节能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公交优先”因此成为很多城市的交通战略。既然以“战略”来命名,“公交优先”显然不应该只是规划一些线路、增添一些车辆这么简单,而应该是一个涵盖各方需求的系统工程,其中,方便市民乘车当为一个必选项。智能公交系统的投入应用,不仅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同时也不失为对公交优先战略的维护。
其实,智能公交系统前不久已初露端倪——不久前举行的“2017上海浦东公交智慧站牌设计创意大赛”上,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的参赛方案“智行·惠”获“最佳设计金奖”。“智行·惠”智慧站牌包含3个模块——公交动态信息发布大屏、乘客互动查询触摸屏、便民援助服务终端。从静态的公交站牌,到动态的智能站牌,堪称是技术时代的巨大进步,通过智能公交系统,公交车的到站时间、载客人数一目了然,市民可以更加方便从容地选择车辆、规划路线,不必再守株待兔苦苦等待。
乘公交的最怕等车,开车的最怕停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停车位,一会儿功夫却发现被其他车辆堵住退路寸步难行。停车难,挪车更难,因为你能看见堵住自己的车辆,却很难找到它们的主人。为解决此类问题,上海交警APP本月初正式推出“短信挪车”新功能。通过上海交警APP的“短信挪车”功能输入不当停放车辆的号牌号码,上海交警APP会立即关联该车辆所有人的手机号码,并自动以短信方式提醒。这项功能上线半月以来,受到市民普遍好评,来自交警总队的数据显示,挪车最快的耗时1分钟,最慢的也只是10分钟。毕竟,交警通知挪车的威力,显然要大过普通市民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乘车与停车,都是困扰市民的难题,但借助移动互联网科技却可能迎刃而解。“科技改变生活”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体现在公共服务推陈出新的细节改善上。公共管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自然受到市民的欢迎;以智能公交和短信挪车为切入点,城市交通实施“需求管理”无疑对改善交通状况有积极作用——在提高城市硬件配置的基础上,多一些体贴入微精准到位的新技术服务,既能够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也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相比起具体细节,这种公共服务理念更值得赞赏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