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古今,火灾都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高概率风险事件。救援不是万能的,一旦管理缺位,再先进的设备也可能哑火。比如在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纵火保姆无疑是首责,但根据杭州市的权威调查,“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物业管理单位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样突出。
消防安全是一环扣一环,思想上防患于未“燃”,胜过一切救助。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中不偷工减料、规范达标,物业管理上时刻“小心火烛”,救灾逃生中更加训练有素,才能最大限度预防火灾,将损失降到最低。消防队员“最美逆行”曾让很多人为之动容,但回头想想,多少赴汤蹈火的逆行,本可因为消防安全意识的到位而避免。
落实消防安全,“制度防火层”更为关键。政出多头、责任不明,只会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因而,今年3月份,《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就细化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具体方案。消防安全制度不怕严格,越严格火灾发生几率越小。
为了防火,当年故宫设有308口太平缸,但冬季冰冻是个“盲点”,所以又拨付经费由专人烧炭。历史变迁,传统的消防设施与技术淡出,但排除盲点、防患未然的思想警觉与制度安排并没有过时。夏日炎炎,防灾警觉始终在线,太平缸里的水才不会“冻”上。
(何鼎鼎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