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之国”的禁忌
曝光文件显示,该基地代号为“降雨”,而美澳官方名称是“松峡联合防御基地”。曾在松峡工作过的美国情报分析员戴维·罗森伯格透露,基地工作区有三个部门,即“卫星跟踪部”“信号处理部”及“信号分析部”。澳国家大学情报专家戴斯·鲍尔教授称,美军给基地定的密级很高,1980年之前严禁澳大利亚人进入工作区,现在禁令虽有所松动,但某些敏感部门(如国家密码破译室)仍不许澳公民进入。
当初美澳军方选择在松峡建基地,主要考虑是全球大多数卫星的飞行轨迹都要经过这里,方便跟踪监视,同时还能利用各种传感器侦察全球三分之一的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亚洲部分及中东)。鲍尔说:“每天早晨,(基地)澳美联合计划委员会都会召开碰头会,确定接下来24小时内对哪些卫星实施监控。”他强调,松峡基地的任务绝非美军宣称的“监控太空垃圾和各国卫星活动”那么简单,基地内林立的雷达天线以及卫星信号接收器,表明它实际是为了强化美国对太空态势的掌控能力,尤其是对别国太空活动实施侦察。
斯诺登曝光的文件显示,松峡基地能够发现并定位通信情报、电子情报和外国频谱信号。《澳大利亚人报》引述一份美军内部文件称,“对军事行动而言,定位这些信号的来源至关重要”,美军长年在松峡基地部署有窃听和解码人员,监听和观察某些国家海军的一举一动。澳专家认为,2009年,一家亚洲企业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被堪培拉当局拒绝,就因为该公司旗下的矿区离松峡基地只有600公里,“美国不愿让别人在这片范围内拥有任何安装通信装置的设施”。
没有松峡,别想打仗
澳大利亚费尔法克斯传媒(FairfaxMedia)的调查表明,松峡基地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追踪东半球(从中东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无线电信号(包括无线电台及移动电话),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该调查援引“斯诺登文件”称,松峡基地可通过监控位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拦截、收集、分析无线电通信信号并对信号源进行定位。费尔法克斯传媒称:“基地内相关部门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后,可在数分钟内将其传送给美国及其他盟国军队。通常来说,对这些信号的定位精度可达10米。”曾在松峡工作过的美军人员表示,美军借此获得战斗搜索支援等帮助。
不过费尔法克斯传媒指出,鉴于松峡基地对无线电信号源有定位误差不会超过10米,所以美军特种部队或中央情报局能将这些情报提供给无人机,供其实施“定点清除”式的火力打击。《悉尼先驱晨报》称,松峡基地“在广受争议的美军无人机作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一名前松峡基地雇员说,他们对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的定位和追踪“很成功”,“尽管这些人远在中亚的群山里,但松峡基地的定位工作很出色,我们能够(通过无线电信号定位)找到他们,塔利班分子明知我们进行着监听,但仍不得不使用无线电和手机,因为他们得靠这些通信工具部署、实施袭击行动。于是,我们就有机会展开追踪,然后将信号情报与图像情报结合起来,加工成地理位置信息,传递给前线的无人机”。
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松峡基地支持的美军无人机执行超过370起攻击任务,有报道称,被击杀的塔利班及“基地”恐怖分子约为3500人。来自澳情报部门的消息称,在过去三年中,美军无人机锁定目标时越发依赖松峡基地提供的情报,“没有松峡基地的直接支援,美国不可能在东半球打另一场战争”。但舆论指出,美军无人机袭击虽然取得不错战果,但也造成不少平民伤亡,英国非盈利新闻机构“新闻调查局”介绍,2009年至今,美军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共杀死了多达928名平民,其中至少195人为儿童。《悉尼先驱晨报》认为,一旦美国因此面临战争罪指控,澳大利亚可能因此受到牵连,因为为无人机攻击提供目标信息的松峡基地“不可否认地位于澳大利亚境内”。 李学华